
阿丽最近有点烦,紧锁的眉头就是不舒展,问其原因,才知她家那九岁的熊孩子,将她折腾得已精疲力尽!
她满腹委屈地说::"一个暑假,儿子不出去玩,把他自个儿关在空调房里打游戏不说,还把我手机上的钱给刷没了一万多元!
问他把钱刷哪去了?他说给什么主播打赏了!给在外打工的老公打电话说了这事,老公还向我大吼,说我这个人连个孩子都管不好……
这不,好不容易熬到了开学期,这孩子还打滚耍赖就是不上学,还说什么要在什么网站当主播,唉!这熊孩子我是真的没法带了!!”
邻居王哥听了阿丽的唠叨,他略有经验地说:"养孩子就像种植树苗,从小要扶正,别等到长成歪脖子树了,那时想扶正就晚了!”
他自豪地讲起他教子成功的经验:"想当初,我和妻都是老实本分之人,想不到却生了一个不听说的孩子,什么都和大人对着干。”
起初,我还奉行"棍棒底下出好人”的铁律,然而适得其反,越打越不听话。
看来,这小子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于是,我开始"诙谐教子”的计划。
有天下午,儿子一放学就溜进同学家去玩,回来后,我说了他几句,这小子就不吃饭,还大闹大叫,甚至将碗摔得粉碎。
晚上,我就编了故事《爱生气的癞蛤蟆》给他听:"从前有个小蛤蟆,每当妈妈批评他时,他就大喊大叫,吵闹得面红脖子粗,时间一长,就长成了满身疙瘩的癞蛤蟆,难看死了”。
儿子听了,就表示说:"我不要学癞蛤蟆!”
以后他犟劲儿发作时,我就提醒他,别学癞蛤蟆,他便逐渐平静下来。
儿子有次得了感冒,医生嘱咐要打三天吊针。因为怕痛,儿子打完两天后,第三天说什么也不肯去医院,并得意地对我说:"我已打完第三天吊针了,第一天打了,第二天打了,第一加第二就等于第三!”
中午吃饭时,我特地买回两只儿子最爱吃的鸡腿,开饭时我对他说:"我吃第一只,你妈吃第二只,你就吃第三只吧!”
儿子睁着黑葡萄似大眼睛疑惑不解地说:"总共只有两只,哪来的第三只呢?”
我胸有成竹地说:"这还不简单,喏,这是第一只,这是第二只,第一加第二等于第三!"
儿子眨巴着眼睛,一会儿便明白过来,下午乖乖地跟我们上了医院。
儿子有不吃蔬菜的毛病,妻越强迫,他越不吃,对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有一天,妻不在家,我特地做了一盘咸肉,一盘青菜。
我说:"咱们一人吃一盘,由你挑选。”
儿子自然挑了那盘咸肉,没想到那肉特别咸,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他便盯着我面前的青菜,颇有些心动。
我趁势说:"你知道爸爸的个子为什么矮吗?就是小时候光吃肉不吃蔬菜的缘故。”
这一招还真灵验,此后,儿子吃蔬菜再也用不着三请四催了。
儿子十分贪玩,因此,学习成绩总处于中等线上。
有一次陪他去商场买玩具,恰逢有一小女孩也在那家商场买了一辆大玩具汽车。
儿子一见也要,我特意让售货员拿了一辆最小的汽车,儿子十分不满。
我对他说:"那个女孩学习成绩好,当然要买辆跑得快的大汽车;你成绩差,当然要买辆跑不快的小汽车喽!"
劝将不如激将,这下又激起儿子的犟脾气。
从此,我儿子很少贪玩,上课不在东张西望,每次练习都十分认真,期未考试成绩公布后,儿子几乎是小跑着回家的,老远就冲我喊:"爸,我考了全班第一名。”
这不,儿子一路绿灯上大学、读研、工作、成家,我们都没操什么心。"
阿丽听后羡慕地说:"难怪王叔、王婶这么自在潇洒,你们那儿子多争气哦!”
王叔说:"教你家那小子也不算晚,记住,养孩子要有耐心,教孩子要用智取,回去好好教吧!"
"哦,那我试试吧,若能让我家那熊孩子有你家儿子一半的懂事,我也就阿弥陀佛了!”阿丽任没信心地说。
当然,身教胜于言教,对于孩子而言,不止在学习上,在品行上,也在对自己身体的态度上,在对生活的品味和审美上,总之,环境的影响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王叔夫妻是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他家的孩子自然是懂事、优秀的。
而阿丽整天不是玩手机、就是在牌桌上坐起,有时为了输赢,还相互恶语责骂……
所以,原生家庭的言行状态耳染目睹会影响孩子,若你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家长,必定有彬彬有礼的孩子,你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九岁的孩子还没到判逆期,与孩子成朋友,多沟通、多理解、多陪伴,孩子一定会跟父母贴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