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作者: Statham007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20:25 被阅读1次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高考是第一次),如何在短时间、强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方法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相信很多人在学习方法的层面上都存在问题,有些同学是知道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还有些同学是不知道问题也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后者更可怕),当然不排除有已经掌握科学合理方法的同学。市面上有很多文章写道:“如何每天高效学习十小时?”以及相关类似的文章,我看了之后发现他们都说服不了我,因为他们文章中很多是不科学的,甚至很多方法是违背大脑自然工作的方式,所以我也是提醒广大同学们,看到这些方法或者经验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盲目地去实践,很有可能费时费力还什么都得不到。当然,接下来我要说的,同学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过这个方法至少在我身上是得到成功实践的(不到3个月→410分)。

      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你上了十几年的学,却一直是自己在探索学习方法,老师却只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我们做的不如国外,国外从小学开始就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边传授知识,一边传授学习方法。高中不论父母还是老师都会讲,要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多交流交流学习方法,可是既然认识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校为什么不开一门专门讲授学习方法类的课程呢?(算了,这个问题不是重点,但是一定要引起自己注意)

        下文高能,干货不多却非常重要,请同学们注意吸收。这是我以前专门看了世界思维导师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和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书总结出来的,也长期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首先你要明白学习到底是个什么过程,其次是如何去实践这个过程!其实学习方法就是两个大块,一个是学习知识,一个是记忆知识。如果你能把你所学习理解的东西长期的记忆下来,融会贯通,那么你的学习能力可能会直接翻倍。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大脑不适合长时期不间断地学习,这是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违背客观规律(不赞同的可以复习一下马克思基本原理)。大脑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三个典型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特殊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在一个学习期间内,与学习期间中间的事物相比,开头学习的知识更加容易记住;近因效应是指结尾的知识更加容易记住;而特殊效应是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新鲜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大脑刺激(好比在一堆中国人的姓名中出现了一个莎士比亚的名字,该名字更容易让人记住)。这三个效应不难理解,那么有同学会问:多长时间的学习比较合适呢?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一节课是40分钟而不是90分钟呢?其实这也是有依据的。人的大脑专注的时间一般是30~50分钟,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应该安排几分钟的休息。因为过了这个时间段,大脑的三个效应会非常明显,直接导致中间学习的知识很难记住,效率极低。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在凳子上一坐就是一上午,很有可能你一上午高效学习的时间不足两个小时。尽可能地学习40分钟就站起来休息五分钟,然后在接着学习,这样的效果会很好。

        大脑关于如何记忆的理论主要是要让外界的事物刺激到位,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五次重复。这也是古人云:“温故而知新”。看来自古至今,这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记忆对于考研英语,考研政治的作用非常突出,对于数学千变万化的解题思路以及专业课的考试也及其重要。五次重复具体是怎样进行呢?科学的理论表明五次复习应该按下列步骤进行:

        1、学习结束后立即复习一次

        2、一天之后再复习一次

        3、一周之后再复习一次

        4、一个月之后再复习一次

        5、三个月周再复习一次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每次的复习和回忆你不仅是在巩固你的知识,也是在增加你的知识,因为大脑的发散性思维会自然产生联想和灵感。越往后,复习的时间会越短,有时候可能只要几分钟就够了。大家可能觉得会很麻烦,根本记不住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明天哪还知道该复习什么呢?

        亲爱的同学们不用担心,学长不是说空话的。在这里我推荐一款自己用了很久的app-滴答清单。上面可以记录每天要完成的计划,还可以记录每天的学习清单,还可以用里面的番茄计时器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简直就是学习、生活、工作的神器。所以每天定个闹钟,比如晚上8:30进行复习(15分钟就够了),不要以为只是复习昨天的东西,你还要复习刚刚学的,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前的知识,这些都可以在你的清单里很容易的找到(是不是很神奇)。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总结一下,第一个就是学习和休息都要兼顾(大脑不是机器人),第二个回忆的步骤一定要坚持下来。每个人都想走捷径,这没有错。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会影响你的复习节奏和效率,经过一年或者半年的积累,学习方法科学和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就自然拉开了。现在如果方法还不到位的同学,千万不要盲目地进入题海战术,应该花心思琢磨一下了。

        学长也只能帮到这里了,有问题可以找我咨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行动了,加油!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相关文章

  • 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高考是第一次),如何在短时间、强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方法...

  • 考研很难,不代表你不可以。

    经历了一年的考研告诉你: 1.关于要不要考研。 答:要,必须要,既然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告诉你必须要考,有种考研就必...

  • 分割线

    最近就不写简书了。考试加油。虽然写简书也费不了多长时间,但总感觉自己在应付。这样不好。 安啦。 司考必过。考研必中。

  • 2021-08-25

    #2022考研党[超话]#找个小姐姐连麦学习 本人已经辞职考研,9.10正式离职 要求能视频一起学习,不静音 也必...

  • 2021-08-25

    #2022考研党[超话]#找个小姐姐连麦学习 本人已经辞职考研,9.10正式离职 要求能视频一起学习,不静音 也必...

  • 2021-05-13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过必过必过 必...

  • 必过必过

    要考试了 现在坐在考场里等待考试 心情无比紧张 。必过必过 给我点个赞祝福一下吧

  • 考研学习

    考研学习 之前考虑过要考研,后来慢慢地确认要考研。而现在我还是觉得还没上路,还是不敢肯定的说我会考研,我要考研。但...

  • 主说:我必与你同在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 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 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 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 (以赛亚...

  • 日日更新《二百六十七》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 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 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 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 (以赛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研必过,我推荐你这样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gb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