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下班的路上,把大白老师的几节关于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课又听了一遍。
听到了很多熟悉的知识,但是,并不会无趣,因为里面加入了很多大白老师自己的故事——如何从做不好,到更新自己的方法,到越做越好。
有了这些故事,就像给知识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它们便不再只是枯燥的文字,而变成了一个和你面对面分享经验的朋友。
想起鱼哥之前的课程里提到过,不要只是去转述书中的知识。因为只要是转述,我们很难比原书说得更好,那么读者可以去看原书,为什么要来读我们的文章呢?
更重要的是要加入自己的故事,如何把事情做好,如何失败,失败后又如何调整。这些故事对读者来说,才是宝贵的经验,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学习方面踩过的坑,希望你可以避开。还有针对这些问题,大白老师的课给我的启发,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01
我是从17年底开始接触线上课的学习,学的第一个课程,是彭小六的洋葱训练营。
新鲜的课程模式,热闹的社群氛围,我沉浸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
从六哥的训练营结营后,我又陆续参加了读书打卡的社群,拆书的,投资的,视觉笔记的……各种各样的社群。
但是,坚持学完的课程却没有多少。
其中的问题在于,我没有给自己设置明确的目标,只是朝着一个模糊的方向在前进。像一开始参加了读书打卡的社群,只是简单想着读的书多了,一定会有价值的。可是,读完多少本作为一个截止期限,读了之后我的生活可以发生什么改变,都没有去考虑。
每天忙着把书里的知识,转化成一个漂亮的读书打卡,数着读过的书沾沾自喜。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践行书中的知识,或者说也没有时间想,每天的读书打卡,就花了我大量的时间。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得不到反馈,就开始怀疑自己在做的这个事情的意义。而没有坚定的决心,后面就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
02
如果是没有坚持下去,那么,后面为什么又会继续参加新的课程呢?
因为,每次学习线上课的时候,虽然学习的期间特别忙,但一空下来,又会有点不知所措,想念那种忙忙碌碌把时间填满的生活。于是,继续寻找下一个课程学习。
原本,我以为这是努力。
后来,看到美团网的CEO王兴说过的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我才惊觉,这说的不正是我吗?用不断地忙碌来逃避思考。
其实,并非所有的付出都有价值。如果连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课程,接下来的长期规划是什么都没想明白,就在埋头做事,那么,这和赌博也没什么区别,赌对了是运气好,如果赌错了,那么就是白费功夫。
03
回头去看,无论是无法坚持完成课程,还是忙着用新的课程去填补内心的焦虑,都是因为方向感的欠缺。
而关于方向感,大白老师分享了一些方法。
首先是,要明确自己当下的优先级,像今年是把重心放在事业上,还是个人成长,还是投资赚钱。
有了优先级,至少大的方向就不会有偏差。
然后,要根据自己的优先级,设置对应的年目标,月目标。并且要每天翻看。这就像开车的时候,如果是去不熟悉的地方,我们不可能只看一眼导航,就能一路开到目的地。肯定是要不断地确认目的地,确认导航的路线。
最后,还要学会复盘。
因为,目标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地点,我们的生活也比路况要复杂得多。按照自己头脑里的导航去走的时候,有时也许会出现此路不通,或者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和自己想象的区别很大。
走错了道路不要紧,到达了错误的目的地也不要紧。通过复盘,就像在地图上,把那些错误的路线,又或者捷径,都详细地标注出来,这样,照着这样不断完善的“新地图”,我们一定可以到达我们最终想要去的目的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