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译文:
最初,为《庄子》作注者达数十家,但无人能真正领会其核心思想。向秀在传统注解基础上,深入解析义理,以精妙的语言阐释奇特的哲思,使玄学风范得以发扬,尤其《秋水》《至乐》两篇注解尚未完成便英年早逝。他儿子年幼,注解逐渐散佚,但仍有残存抄本。郭象虽品行不端,却才华横溢,见向秀注未流传,便窃取内容并据为己有,自行补注《秋水》《至乐》及《马蹄》三篇,其他篇章仅对文字进行校勘。最终,向秀的注本通过别本流传,与郭象注本形成“向郭二庄”,实则同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