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耳熟能详的“游子吟”的诗句,说的都是别人家的母亲,不是我们家的。
曾经写过一篇父亲的文章,一直想写一篇给我的母亲,可是看到很多写母亲的文章,都是温润如玉的鸡汤文的,迟迟不知如何提笔。
自己知道,写或不写,母亲都在那里,不偏不倚,不离不弃。自己的内心是安定的。
老舍说,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母亲印象
母亲姓晏,别人都叫她“燕子”。
我们的家乡在现在的网红城市重庆,母亲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县城不知道啥时候到的城区。
母亲个子矮小,号称1米5,可我常笑话她谎报身高,只有1米48。母亲的五官还是很漂亮的,因为长得像我,哈哈。嘴唇比较薄,说话语速很快,像打机关枪。
我时常常笑话她是瘪嘴,她说,“瘪嘴瘪嘴,爱吃凉粉”。
“瘪嘴长得乖,你懂都不懂!”说完一个白眼走了。
母亲读完初中就没读了,经历过文化的革命,做过知青,好像也吃过一些苦,但她从来没有过多描述过。所以这一段对我来说印象模糊,有可能她自己都忘了。
平日里的母亲,也是一个丢三落四、忘这忘那的人。每天都在找东西,她不想记的事,通常也会很快忘记,可是她却记得好几十个电话号码,应该都是她觉得重要的人。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母亲和父亲
父亲母亲都是同一个厂里的职工,家境并不宽裕,他们的工资,就够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城市,并没有什么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的经历,也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有的只是平凡的点点滴滴。
母亲的爱好很专一。不像我,兴趣爱好时常三分钟热度,她最大的一个爱好,打我记事开始就有了,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爱好是,骂我的父亲。
打小开始,我就是在父母的吵闹声中度过的,从一开始的不懂事,到伤心,到痛恨,到麻木,到习惯。以前他们吵得很凶时,我说,你们离婚得了。嘿,没想到,他们现在竟然要白头偕老了。
他们的吵架都没有原则性问题。可以为了一点小事吵到天翻地覆。例如我父亲做事很慢,可以拖地拖上一个小时,我母亲看到了立即说,你一天啥事不做,就拖个地就拖这么久,拖这么久不说,你看,这个柜子后面也不拖,马屎皮面光。嫁给你都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我父亲一听,做了事得不到表扬也就算了,还动不动上纲上线,也不乐意了。行行行,你来做行了吧。
日常的吵架和唠叨,看上去都是母亲赢了,父亲要不就说几句,要不就不吭声。只要母亲在的任何时候,都能听到她骂父亲的声音。
每次吵得有点厉害的时候,通常母亲的招数就是不给我父亲做饭,各吃各的,这辈子,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招数使了不下两百次。
记得是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间20平米的单间里。他们一张大床,我一张小床。
有天晚上我已经睡了,突然被吵闹声惊醒,迷迷糊糊睁开眼晴,看到他们在床上扭打成一团,后来看到我母亲身上都是淤青。打累了,母亲歇息下来,开始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你一辈子都没有给我买过什么礼物,对我也不好,我怎么这么苦啊。
现在回想起来,那声音,已经没有了平日的跋扈。
母亲和朋友
母亲有很多朋友,和朋友们也时常吵架。
有时候她会和我说谁谁谁太小气了,我生病住院就买了几个水果来看我,之前她生病我都买了好多东西去看她的,这种人以后不接触了。
我和母亲说,你先多付出一点,也不要想图什么回报。真心对你好的朋友你心里明白就好。朋友也分最好的和次好的嘛。
没过多久,又听她说又去哪里玩了回来,和那个买了几个水果去看她到阿姨。
又过一阵,她又说和谁吵架了。我说,你不要想什么就说什么,还是学会说点好听的,不然这样下去会没朋友的。
可是,母亲还是有很多的朋友。别人做什么都喜欢叫着这只“老燕子”。因为有她在,从来不冷场。
在人情往来的时候,时常别人送她三百,她送五百。有时候我说,你也不用打肿脸充胖子呀,她就开始叭啦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之前知道你结婚,她还送了红包,还有上次你父亲生病,也来探望了。我还是多送点吧,也不差这两百。
母亲看似爱忘事,但却是个有心人,别人对她的好她都记得。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母亲和我
小时候的我也有些叛逆,学习成绩也不好。初中那个阶段,父亲脾气很差,有时候也会打我。
那时候的母亲是我的保护伞。我记得我会躲在母亲号称1米5 的瘦小的身躯背后。小小的身躯可以给我强大的力量。
母亲对我,一直是很好的。
我读高中的时候,他们那会一个人的工资大概也就三百块左右。
有一次她带我去逛街,我看中了一条三件套的裙子,一件白短袖,一条长裙和一个和长裙花色一致的小吊带背心,眼晴发亮,问了下价格,要150块。
她一看,马上说,这么贵,走吧。我的脚挪不动,无奈的一步三回头的走。母亲看看我说,真这么喜欢啊。我拼命点头,母亲照例白我一眼,回去给我买了。
那条裙子获得了女同学们空前的羡慕眼光。我咧着嘴说,要150块呢。掩盖不住的欣喜之情。
等我毕业了,也一直都很懵懂,工作总是不稳定,时常失业。没钱花了,就告诉母亲,她偷偷塞给我钱说,这是我的私房钱,别给你父亲知道了啊。
后来的我们
母亲和父亲还是时不时吵架,但已经不再上纲上线。
偶尔还是会不给父亲做饭。父亲乐呵呵的说,不做就不做,我自己吃得还好些。
他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我的理想,一直在路上。
最近特别疯狂,不是去新加坡,就是去华东五市;不是去越南,就是去云南。
两个人经常拍些高举双手比划个心形的照片,晒狗粮。
母亲骂父亲的爱好也千古不变,只是父亲没了脾气,逆来顺受。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母亲那些老朋友全部都在,我说她的臭脾气会没朋友的预言,未能实现。
母亲又告诉我她认了个干妺妺,和她同一个姓,彼此特别投缘。
朋友圈里,看到她去参加什么工作坊的照片,
一群人欢聚一堂包着饺子,笑得都像饺子,
母亲在照片的最中间,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比她小了一个年轮,
回家时见到母亲的朋友们,她们都说,
燕子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喜欢她。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外地工作的我,每次回家探亲前,
母亲都会做很多菜,每一个都是我喜欢吃的,
尽管如此,我依然厌烦她对骂父亲的爱好
依然给她白眼,冷冷说句,音量能不能降下来?
可当我不顺心的时候,她还会安慰我,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每次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发了文章,
她和父亲总是给我打赏,
当我的公众号很久没有更新,
她会打个电话,没有称呼和开头,
直愣愣的问,最近在干什么啊,文章也不写了。
我说,在另外一个平台简书写了很多,还没来得及转过来。
嘀——话没说完,就挂掉了。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后来的我们,依然还是我们。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母亲也都不是一个样子,
我河东狮吼的母亲啊,尽管想起你的时候,我的耳膜还是会情不自禁的震颤。
但如果下辈子还可以选择,我依然会做你的女儿。
曾经痛苦着,为什么觉得自己懂得了那么多道理,
却不能改变你,现在我才明白,
爱一个人,就是不去改变她,让她保留自己真实的样子。
让你不一样。
是的,我们不一样。
我的母亲叫燕子,燕子妈妈在,窝就在,小燕子很心安。
燕子妈妈,我爱你。
致母亲-后来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