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作者: 奇门遁乙 | 来源:发表于2017-04-17 21:26 被阅读0次

清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以自身经历感慨,”书非借不能读也”。他说:“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容易获得的往往不知道珍惜。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免费共享,而知识的免费共享让我们现在过去知识较以往任何时代变得更加容易,这也让我们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无从选择,大量的PGC&UGC扑面而来,鱼龙混杂。让每个人免费共享“知识”的饕餮盛宴。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和物质利益诱惑,现代人却无所适从,出现前所未有的浮躁和焦虑,很难再静下心来完整的去读一本书。而面对琳琅满目的互联网知识库,像是“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情形,浮躁的人们便不再静下心来学习。一味寻找创业赚钱的秘笈……

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罗胖的逻辑思维为代表的知识付费的出现(据说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专栏订阅费一年199元,有15万用户订阅,大概是3000万),这让很多享受惯免费知识的人感到强烈的不适应。也让千百年来“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的贫困知识分子的形象彻底扬眉吐气了一把,更让很多知识创业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其实,逻辑思维的出现似乎正是互联网发现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现象,即使罗胖不出现,或许会出现刘胖孙胖。因为互联网的鱼龙混杂的知识和大量UGC解构了知识的权威,人们在彷徨迷茫中寻找着精神的家园,即便付出一些代价和金钱,罗胖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就像干柴遇烈火,一下子熊熊燃烧起来了……

如今,知识付费内容付费的争论还在继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这信息狂欢的时代,能够为他人提供心灵的慰藉和知识的丰富,即使付费相信仍有很大的市场,姑且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 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清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以自身经历感慨,”书非借不能读也”。他说:“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

  • 知识付费的时代,再不花钱就落伍了

    书非借不能读也,知识非付费不能摄取。 知识付费的时代,悄然来临,没有征兆,无缝交接。丝毫不在意几个人,甚至一群人的...

  • 每月阅读10本书,其实我的书都是借来的

    1 最近简书发起了一个话题“书非借不能读也”,评论多达968条,热闹非凡,我也来凑个热闹。 “书非借不能读也”出自...

  • 分享阅读是一种乐趣!

    “书非借不能读也”,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

  • 书是实践的灯塔

    书非借而不能读,读书的意义在于充实自己,

  • 书非借不能读

    以前真没觉得书非借不能读的真正深意,今天我算真体验了此话的深意。 至从我办了张借书卡,开始借书回来看,书非借不能读...

  • 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吗?

    “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来源于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

  •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书非借不能读也,借别人的书来看,很多地方只能以图片保留,最后再整理到本子上。书写文字的形式与内容都很重要。

  • 书,非催不能读也!

    古语曾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初始甚以为然,但后来却改了看法,觉得应为:书,非催不能读也。若说缘由,自身就是例证。 ...

  • “课非买不能习也”

    书非借不能读也,用来说付费学习也是非常合适的,因为都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鞭策自已加快学习的脚步。 比如我之前常常在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非借不能读与知识付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lx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