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也是需要表达,渴望被听见的。如果现在还不能很舒服的和别人对话,那我就和自己对话吧。
从小我就是一个父母口中听话懂事的孩子,妈妈给我最大的教育也就是“做一个不会麻烦别人的人”,这样的环境下,我会把自己的需求看的不那么重要,大概就是我知道我会想干什么,但是我却压抑着自己。如果所谓的“任性”,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从小就不那么关心我的母亲更不会把我放在心上。
那是归顺,不是明理。我需要坚持自己。
同时,允许父母为自己的底线负责,我们不必替父母的情绪过度负责,不要让父母的匮乏感污染了我们的健康。
以前我会通过其他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不直白,不容易让人察觉的方式,比如喜欢什么玩具就一直盯着看但是不说想要,如果他们没察觉就不开心;为朋友们跑前跑后做有些夸张的苦力,但是如果没人夸我或者感谢我,也会一个人默默不开心;开会讨论的时候插不上话,又希望别人能发现,帮助我让我发言。
现在我知道了,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很健康的,我的合理符合边界需求应该被满足,但是我的需求表达的形式是不健康且更不容易被满足的,容易造成下图恶性循环。

自我关怀是不容妥协,必须去做的最最最最基本的权力!
自我关怀是不容妥协,必须去做的最最最最基本的权力!
自我关怀是不容妥协,必须去做的最最最最基本的权力!
当你感到受伤,自己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首先要满足你需求的人是自己啊!
若我想要给予,我必须先拥有;我无法理解别人,除非我先理解我自己;我无法支持别人,除非我先支持我自己;我无法关怀别人,除非我先关怀我自己。只要我能区分于他人边界确定我需求的个人边界,我主张,我全权负责,它就是合理的。
同时,关怀他人与自我关怀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利益是与他人的利益连接起来的。在满足自己的基础上,关怀他人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快乐、幸福感、成就感。
自我关怀(精神、情绪、身体健康)的步骤:
一、识别让自己开心,感觉有力量的事情(同时记得对生命中出现的人、事、物怀抱热情,深感兴趣,这是你一念之间就能改变的);识别让自己不开心、感觉没有力量的事
二、创造时间、空间让上述开心、有力量的事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
三、在繁忙生活中也要自我关怀(运动锻炼是最简单高效的方式之一哟)
*压力激素容易让人放弃学习和探索,解决的难度会加倍。我们需要关怀自己,调整状态才能有效的爬出坑。
四、运动(情绪)!运动(社交)!运动(生理)!
情绪方面:切换角度(上帝视角,我最崇拜的甄嬛娘娘),跳出自我情绪束缚
社交方面:可以共度时光就够了,但是每天或者两三天要与人接触哦
生理方面:锻炼身体啊!看着马甲线和翘臀难道不开心吗?
五、学会拒绝,拒绝会让你很痛苦或者压抑的事,帮助自己的同时也是为了帮别人达到他们的预期
六、self-checking,经常问问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怎样呢?OTD不是说了吗,动态的去思考~
七、复盘生活圈,这项可能稍微费时间,但是很有意义。严选我们的关系,思考那些走进我们生活的人是属于支持、鼓励、保护你的一类,还是属于拥有更大力量去伤害你、刺痛你的人。同时,是否被他们影响是我可以控制的选择~
八、提升自我关怀的质量(坚持自我关怀,坚持思考批判,我相信有一天我也会拥有稳定的价值观,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九、在意识认知层面上,坚定不移、绝不妥协地维护自我关怀的权力
识别-->表达-->追求
一些具体的方法:记日记(或者像现在自己一样,写文章),生活实验(怀着热情去尝试吧!试试自己的边缘在哪),认知巩固
一些具体的思考方式:
我可以承受这个损失吗?不同选择会有怎样不同的代价
我想要回报吗?要什么回报?通过什么途径?我能自己给自己吗?
一些具体的情境:
做错事请,首先体谅自己的愧疚,再承担结果,以后改善(你是自己最强大的后盾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