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懂《逍遥游》的人,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作者: 小说家郭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20:20 被阅读4次

标题2:心中越有远方的人,越懂《庄子》,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恺叔说红楼梦》第92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写道,北海有一种大鱼,身体能覆盖几千里,它的名字叫“鲲”。后来,鲲变成了大鸟,身体同样能覆盖几千里,这种大鸟名叫“鹏”。

是鸟儿就要飞翔,鹏展翅怒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垂天之云。

天生一副大翅膀、从“鲲”演变而来的鹏,要飞到哪里去呢?

它要飞到九万里之外的南海天池去,因为那里是它向往的远方。

小斑鸠嘲笑鹏,说我拼了老命地飞,基本上遇到榆树或者枋树就会停下来了。有时候,还没飞到这些树的面前,就先停在地下休息了。你为什么那么想不开,非要飞到九万里之外的南海呢?

对小斑鸠来说,它每天只需到近处的郊野,带回三顿份量的粮食,就可以填饱肚子了;它如果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就要准备好几天的干粮;如果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就要准备至少三个月的干粮。

到远方,对小斑鸠来说,是想不开,是自讨苦吃。它在意的是眼前的苟且,并没有很远大的梦想,所以何必要远方呢?

鹏跟小斑鸠不一样。

对鹏来说,远方的南海天池,有它没有过的向往。

它决心要超越像小斑鸠这种平凡的生活,所以注定会逍遥游一程。

这就是庄子说的“小大之辩”。

小斑鸠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就像是井底之蛙一样。

它只看到眼前的小小疆土,认知局限在自己狭隘的心智范围之内。

为此,小斑鸠会为自己百般辩解,认为自己只围着附近的郊野转才是对的。

然而,外面的世界很大,不跳出井底,你又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或许也很无奈呢?

鹏决心要出去逍遥走一回,去见识南海的天池。

鹏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正如“夏虫不可语于冰”,它又何需跟小斑鸠一般见识、为此争辩不休呢?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非常推崇庄子的“逍遥游”的精神。在他的笔下,宝玉和黛玉就是《庄子》的鹏,而宝钗则是当中的小斑鸠。

为什么这样说呢?

宝玉和黛玉有着大大的梦想,渴望摆脱世俗功名的尘扰,能像鹏一样自由飞翔,飞向心中的南海天池。

而宝钗只有小小的追求,她只想像小斑鸠一样,守住一日三餐,守住世俗的功名。

就像小斑鸠不懂鹏一样,宝钗也不懂宝玉和黛玉的“逍遥游”。

在《红楼梦》第22回,曹雪芹引用了《庄子》的一句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舟”。

他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呢?

在我看来,曹雪芹想表达:

巧者,是劳碌命。

像宝钗就是这样,她既要为薛家的生计劳神费力,又要和贾家的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为此劳心劳力,更要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劳师动众,让薛家一众人口都陪她上京待选。

智者,是忧心命。

宝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父亲死后,聪明的她担心母亲和哥哥管不好家业,所以就跟“花木兰替父从军”一样操碎了心;她很机智,在大观园被抄检之后,担心自己这边也会被怀疑,为了避嫌果断搬出去住;她很急智,不小心偷听到小红和坠儿的心机对话后,担心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嫁祸”给黛玉。

无能者,则是像宝玉和黛玉这些不追求功名的人。

他们对争夺权势、赚取钱财这些功名事,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然而,在世俗看来,不追求功名的人都是无能的人。

对宝玉和黛玉来说,只要能填饱肚子,之后可以在自由的世界里遨游就行。

一般出行的船,都会捆绑固定,在确定了目的地之后,机械式地向着终点前进。

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的宝玉和黛玉,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像已被他人设定好的船。

宝玉和黛玉渴望“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舟,是顺应自然之道航行的,而不是走刻意安排的功名路线。

曹雪芹借助《庄子》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对宝钗作为一个“巧者”和“智者”的叹息,而他对宝玉和黛玉则是激赏有加,认为这两人比宝钗活出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也正是庄子所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宝钗是一个巧者和智者,但她拥有的只不过是小智慧。

宝玉和黛玉,在世俗看来是一个无能者,但其实他们拥有的却是“无为”的大智慧。

而宝钗是小年,黛玉是大年。

你可能会觉得很难理解,明明宝钗比黛玉更长寿,为什么却说宝钗是小年、黛玉是大年呢?

答案是因为黛玉的精神境界要比宝钗高。

黛玉虽然死得比宝钗早,但是黛玉追求自由、活出自我的精神,会让她比宝钗更长久地活在众人的心中,所以说黛玉才是大年、宝钗只不过是小年而已。

宝钗的小智慧,普通人比较容易读懂;而宝玉和黛玉的大智慧,一般人读不懂,只有精神境界越高的人,才越能读懂他们。

综上所述,宝玉和黛玉就像《庄子》中的鹏,他们追求自由,追求远方。

视功名如粪土的他们,是一对精神伴侣。

而宝钗就像《庄子》中的小斑鸠,她只求守护着自己的小小疆土。

宝钗希望通过功名,守住繁华。

可见,宝钗和宝玉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宝钗嫁给了宝玉,应该是幸运的,但其实她是不幸的。

因为黛玉一直住在宝玉心中,从未走远。

而宝钗不管再怎么努力,都走不进宝玉的内心世界。

宝钗读不懂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是因为她还没有读懂《庄子》。

一般的人也读不懂宝玉和黛玉,只有精神境界越高、心中越有远方的人,才会越懂《庄子》,才会越懂宝玉和黛玉!

对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红楼梦》和《庄子》,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相关文章

  • 越懂《逍遥游》的人,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标题2:心中越有远方的人,越懂《庄子》,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恺叔说红楼梦》第92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写...

  • 越懂“人间不值得”,越懂林黛玉!

    《恺叔说红楼梦》第109期 “人间不值得”,这句话是对林黛玉一生最好的注解。 什么是“人间不值得”呢?其实就是指对...

  • 随笔

    喜欢粘人 是因为好不容易遇见 懂的人或者 能让我们放下防备的人 越孤独越希望有人懂 越希望有人懂越孤独 遇到了就会...

  • 越厉害的人,越懂休息!

    王石是赫赫有名的万科主席,房产大亨,各商会会长,工作忙碌。 王石最喜欢的休息方式是户外活动:“每次登山归来,感觉都...

  • 越厉害的人,越懂休息

    王石是赫赫有名的万科主席,房产大亨,各商会会长,工作忙碌。 王石最喜欢的休息方式是户外活动:“每次登山归来,感觉都...

  • 自我保护

    越是厉害的人,越懂的自我保护。

  • 越懂自律的人生越美好

    我有一个好友叫君,已近不惑之年的她整个人神采奕奕,面容姣好身材匀称,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了许多。 她的朋友圈每天晒的...

  • 或许还有机会去弥补

    了解是彼此之间信任和体谅的成果,懂是彼此长时间磨合下的产物,越了解,越懂彼此的人,往往伤的也是最深,所以不要轻易伤...

  • 贾宝玉和林黛玉。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一直都是我所向往的,也是我非常羡慕的。 我觉得这世上得一如此懂自己的人真的很难...

  • 越懂接受,越自由

    文|武志红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 从这一点上而言,任何过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懂《逍遥游》的人,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qw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