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之前吃火锅,朋友问我,要不要唯怡?
从小一直靠口型沟通的我,看成了:有没有微信。
当时很纳闷,你不是有我的微信吗干嘛还要问我,出于尊重,我点点头,一句话都没说;
结果看到朋友转而向服务员说,她有微信(她要唯怡),我立马纠正我自己,一定是我搞错了,继续静观其变;
没多久,服务员给我端来了一瓶饮料——唯怡,这下长了记性,唯怡和火锅店是匹配的,而微信和火锅店不匹配。
2
之前在科研室里,有个男同事迟到了,我开玩笑对大家说,他迟到了怎么惩罚他呢?
旁边的女同事说,放他一马,而我看成了,罚他一百;
就脱口而出,一百太少了,罚他五百!
结果,大家哄然大笑……
3
讲个温暖的细节,我读初三上物理课,课题是焦耳,我一如既往低着头看课本;
作为一个听障人,在普通学校读书,除教材书之外,唯一能依靠的便是黑板和同桌的笔记;
当时突然全班爆发出一阵笑声,顺应这笑声我本能抬起头,正好和老师的目光相遇了;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这个时候全班的空气都凝固了,很快老师转身向黑板上写了一句话:牛顿把耳朵烧焦了;
看到这句话我忍俊不禁,老师见我笑了也跟着笑,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十秒,全班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我身上,一点杂音都没有;
课后,同桌告诉我,黑板上那句话是老师特意为你写的。
4
当然听不见也有不便的时候,有个闺蜜告诉我,很多时候一起在外,本来呼唤你一声就能搞定,但我还是得小跑到你身边拍你的肩部直到你发觉为止。
在公共场合我不能随时随地参与氛围,氛围是多变的,有时候大家谈话题都在笑,我一脸茫然,大家看我没笑就凝住了,瞬间变尴尬,好在有些性格开朗的人很会主动当着所有人的面翻译给我,好让我参与其中。
一个人在家里时外面的敲门声听不到,下厨时经常忘记关抽油烟机,连烧水水开的声音都听不到。
水开了会有气从小孔里冒出来,同时揭开壶盖会看到大量水泡冒出来,这就证明水开了,所以每次烧水时我总时不时跑到厨房去验证水开与否。
然后往暖瓶倒水,倒着倒着暖瓶满了水都溢出来了,我突然觉得有一双正常的听力真是不可思议,往暖瓶灌水的同时还能听清暖瓶里还可以继续灌多少水。
5
当然,听不见也是有优势的,我从小打交道的圈子都是健全人,因此培养了我比较健康的认知模式,这也是我骄傲的资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认知的不同,和残疾与否无关。
我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除了学会看口型,我需要多琢磨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需要多反省每一件事情发生的背后原理。
每尝试新东西时,我也会有心理障碍,总觉得自己听不见可能会很慢可能会拖别人的后腿,但我还是尽力克服这心理障碍,在时间的推迟下,我反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事态规律,最终才发现,原来听不见这个工具就是我的加速器啊。
听不见可以减少无用社交,大家相聚聊家长里短你一言我一语废话了大半天,我不得不纳闷,觉得说那么多的废话有意义吗,后来家人纠正了我的思维:人,花了三年时间学会开口说话,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学会闭嘴,而你就不同了,你必须要学会花一生的时间学会说废话,提高你的发音清晰度。
听不见可以提高独处质量,当我陷入低谷时,任何的外求都没用,因为听不见阻碍了我进一步外求,我没办法在任何人面前畅所欲言,也没办法听过来人曾经历过的处境,我选择把一切情绪都埋在心底,一切都交给了时间。
时间是我的命根,它会解决我的问题,即使解决不了,它会转变我的认知维度,这是很痛苦也很漫长的过程,刚开始任由情绪的折磨,在思维死胡同里打转,同时又吃力地进一步挖掘内心。
什么叫悟,悟就是向内寻求答案,我不断自问,我不断地内求,这一切都是在跟自己内在相链接,真正的力量是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任何人事上,所以内求永远都是唯一的出路。
6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我很感恩有听不见这个工具,不会被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牵着鼻子走,是的,外面一切都在变,事实上,这种变都是环境在趋近本质所做的改变,而我们只需要回归自己,拥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就好。
愿你我拥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