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作者: 路哥 | 来源:发表于2022-12-13 22:31 被阅读0次

作者赵美萍在《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的结尾写到:

        在山上看到石头下压着的小草,只要挪开了石头,它们被压弯的身体会立即舒展起来。一阵微风掠过,不一会儿,它们便神采奕奕、生机勃勃地站成一片。风雨无法摧毁,野火无法燃尽,霜雪无法冻残——这就是生命和意志的力量!任何灾难都无法彻底摧残!相反,适当的磨炼反而会使原本脆弱的生命变得坚强,变得韧性十足。轻易不会被击垮、打倒。

  所以,我相信,经历是一笔财富,苦难是一座金矿!而我的苦难经历,不仅是我的财富,我的金矿,更是一所大学,我的人生大学!

我个人读完之后一点感受:苦难好吗?一点都不好。苦难带给人的后遗症太多。只有最终从苦难的深渊中爬出来的人,才有资格说苦难是伟大的。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坚韧的精神,任何一个苦难,都会是灭顶之灾。有多少人没有熬过苦难,被苦难压垮。只不过因为中国人口如此之多,世间苦难如此多样,更多遭遇苦难的人和他们经受的苦难,没有被人看到、知道。

另外,读完全书,还有两处未读明白之处,在此一一提出,还请其他有缘读到此书的人,不吝赐教:

一、文中出现的带领作者走出贫穷闭塞故乡的大川,在帮助作者在上海落脚、且在作者辞去餐馆服务员工作后,就再没出现过。作为作者人生第一个贵人,作为对作者有朦胧爱情的异性,后续没有再做交待?

二、作者在服装厂做女工时,报了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专业函授课程,在考过一门课之后,后续是否坚持读完函授,也没有做交待。从后文作者应聘武汉知音杂志主编、杂志社对文凭做出专门要求,而作者从未提及自己在上海复旦大学的函授经历来看,应该是没有考过。

知音杂志要求应聘者本科学历,这一条作者是远远不达标的。作者心里非常清楚这点。在明知自己与其他应聘者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应聘成功的前提下,就毅然辞掉前景良好的工作,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心理的。不管是否考过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函授课程,在应聘知音杂志主编时闭口不提、而只单单强调小学毕业这点来看,没有考过是一方面,是否有刻意制造热点博取眼球的之嫌?

也许是我心理阴暗,也许是我看书粗疏,希望其他有缘读到此书的书友,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昨晚读了一部自传《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她的人生历程我想每个人看了都会感到震憾,路是人走出来的,路就在自己脚下,莫...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作者赵美萍,赵美萍原来没有上过大学,她只有小学毕业文凭,但是苦难和经历就是她的很好的大学。 赵...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花5个多小时看完了赵美萍老师的人生经历书《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对于艰难的成长过程,赵老师...

  • 《我的苦难  我的大学》

    我的苦难经历,不仅是我的财富,我的金矿,更是一所大学,我的人生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赵美萍给我们呈现了很多意想不到...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一口气读完原《知音》资深编辑赵美萍女士的自传体《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很受感动。她就像一株在狂风暴雨中逆势成长的小...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苦难给予的光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的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现在常会看到新闻,有人为情自杀或因压...

  • 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作者,赵美萍。 这两天因机缘关系偶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一书,读来让人爱不释手,书中的故事和...

  • 书摘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端午节的长途跋涉中用了4个多小时,一动不动看完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无法理解,别人成功的背后付出...

  • 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以前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平,可当我看完赵美萍老师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我懂得了幸福是有比较级的,相对于她的苦难生...

  • 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作者赵美萍,一个从小受尽苦难的女子,这本书是她的个人自传。从小命运的坎坷,艰难的生活没有将她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dk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