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5日的北京香山像漂浮在蓝紫色的海洋。这蓝紫色的海洋正是梦幻般的二月兰。这湿漉漉且有灵气的二月兰在风中含笑绽放,迎接进京赶考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前文化部长王蒙先生说过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学生。我想说我最大的身份也是学生。我在学习党史中几度触发朴实的情怀。
谦虚谨慎成大器。对于一个普通人,普通的相貌,普通的才情,普通的成绩,因为没有什么骄傲放纵的资本,做一个谦谦君子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毛泽东偏偏是我们伟大的领袖,领袖的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实践腥风血雨中确立的。他又不仅仅是我们的领袖,他有着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是诗人气质,革命罅隙闲庭信步之时,他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殿堂级的诗作令多少咬文嚼字掉书袋的学究汗颜,我们诗人领袖还有哲人的理智。历史是一面镜子,所以他写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他在多方面做到了众人之最,但他却说这次是进京赶考,多么谦虚谨慎。在此期间,他还会见大量民主人士,共商新中国建国大计。想起我自己第一次站在讲台也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心中暗暗告诉自己要充分备课,尊重学生。有一次女儿问我是否知道听诊器是怎么被发明的吗,我老实的说不知道。原来她正在看一篇医学科普,这时我才知道听诊器是有位害羞的叫爱拉克的医生发明的。他在给女病人看病的时候,需要听心脏和胸腔的声音,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把耳朵贴近女病人的胸部。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制作了一个长约23厘米宽4厘米圆管状的听诊器。有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我备课时更加注意查阅资料。从教十五余年,每当想轻松懈怠一下,我就想到我是一名考生,自己的学生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也在考量着我。
淡泊名利记初心。在渡江战役展览馆里陈列着一个看似普通的木盆,它背后的故事却惊心动魄。我方一情报人员就是靠着这只木盆渡过长江天堑获得南京方面的最新动态的,这样为渡江战役争取了宝贵时间,极大的降低了我军损失和牺牲。做情报人员意味着隐姓埋名,更意味着生死险恶。一个人为了心中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我的价值实现岂顾荣辱得失性命安危。中国的革命事业是伟大人民开创的。正是由于千千万万看似普通平凡卑微名不见经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使中国改换天地,萌发生机。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追问过这份职业的意义,也曾抱怨过他的普通贫贱,甚至目睹过各种利益荣誉的追逐搏杀。我问自己是否后悔自己的当初选择。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去,洒下心血点点。浇花朵,育桃李,春华秋实,奉献赤诚一片。这是我的祖辈和父辈一生的写照,教育是我家的魂,灵魂不死,精神不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坚定我能经受名与利的考验。
勤俭节约养淳厚家风。周总理一生节俭,1940年去莫斯科治疗臂伤时带回来一件大衣,在延安时期他一直都随身携带,时常穿用。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途中周总理把这件大衣夏天做雨衣挡雨,晚上做被子保暖,冬天穿着御寒,“三用大衣”由此而来。我结婚时母亲为我准备了十几床又大又厚的棉被,当时暖气还未普及,母亲说每床棉被都用了12斤棉绒。儿女结婚对父母来说是头等大事,多年不种棉花的母亲连续两年种了棉花,选出上好的棉花,趁天气晴好的日子拉到弹花店弹成棉花绒,再找儿女双全的大娘婶子嫂子们精心缝制成棉被。近年屡次搬家,携带这么多被子,甚是不便,但我仍把它们视作珍宝,不舍得丢掉。一床床棉被,传承着父母的关爱,他们更像是考官考量着我持家教子的本领。
回望百年党史,心中感慨万千。遥想当年香山叶正红,而今我辈亦是赶考人,坚信自己必定为党为国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