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问题并念到:什么叫没底气?什么是努力?什么叫来不及?
“其实,这三个问题你们早已用行动回答过了。”他的话清晰入耳但大家却更迷惑了。我们?早答过了?疑惑中他继续说:“大家提前五分钟才知道换课,都急忙忙火急火燎地去背,这说明你们都心里空落落的,不然不会张皇失措,而是坦然接受,这就叫没底气。大家知道换课后,立刻争分夺秒地背诵,甚至上课铃响了还和老师抢时间,这就是努力。你们很努力地背了五分钟,老师照顾你们又多给了三分钟,但这样的努力却产生不了期待的收获。尽管你们很努力,但仍免不了失败,这就叫来不及。总结一下:不努力就会没有底气,不一直努力就会来不及。”
一语终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的神情也凝重起来。“同学们,你有过多少尽管很努力但却来不及的经历?请静心想一想,然后讲给大家听。”
这个故事让我很有感触,学生是不愿意听道理说教的,因为大道理他们都懂,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当事情发生后,教师容许学生出错,再相机行事连续发问,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看见自己做了什么,这位老师真是高明的教师!让人佩服!
我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今天我又成长了如何四两拨千斤,不发火也能起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看见才能知道错误,有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或者选择不去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