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遗绳结艺术,传女不传男?NO,不分男女,只看手艺

非遗绳结艺术,传女不传男?NO,不分男女,只看手艺

作者: 搬砖人的人呀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22:49 被阅读0次

娅娅零作为“新匠人加速计划”合作伙伴,致力于宣传国货,发掘匠人匠心,以绵薄之力,致敬中国传统文化~~

前言

编绳,我们并不陌生,儿时便接触过简单的手编,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结。

绳结艺术可追溯至远古结绳记事的历史,数千年来由实用演变成装饰手艺。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古老的传统艺术,编绳也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

“绳”字与“神”谐音,根据《风俗通义》的记载,绳就是先民崇拜的图腾,天神女娲“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结”字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结”给人的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结”与“吉”谐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福、禄、寿、喜、财、安、康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属于吉的范畴。可以说“吉”是人类千古永恒追求的主题,所以“结艺”这种具有生命力的形式,也就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

你对编绳艺术了解多少?是否和娅娅零一样,主观意识里默认为精致的绳结艺术应该90%都出自于天生手巧的女性之手,故事转折当然就是这么的顺其自然啦,今天娅娅零要聊得便是这剩余10%中的男士职业编绳师。

误解的只是表面,真相是那内心的温柔与细腻

孙厚森,一米八几,身材魁梧的山东小伙,90后,汽修专业毕业,手指不算纤细,但现在却是一名颇有名气的职业编绳师。

第一次进我店里的客人都很诧异:“这怎么是个男的啊?”尤其在知道我是山东人之后,更觉得山东大汉与编绳师应有的细腻婉约的形象相距甚远。

很多人到孙厚森的店里都会诧异,也很难想象一个山东大汉为何会与精致细腻的编绳结缘。

不少人会问:“编绳是不是就是中国结?”其实中国结只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编绳,是传统意义上的盘长结,最早作为装饰品出现在汉代祭祀用的铜器上。

编绳又被艺术界称为软雕塑,现在主要应用在古董圈、古琴圈、定制珠宝圈等。不仅如此,玉石、银器甚至雨伞上都能见到编绳的踪影。

编绳的主体——绳材本身虽然柔软,却需要编绳师有足够的力气去环结、缠绕。不仅如此,它还需要编绳师一气呵成地进行编绳工作,中间绝不能断。编绳讲究恰到好处,对它游刃有余的驾驭感,而这便是孙厚森喜爱编绳的主要原因。

接触编绳八年有余,编绳艺术,使之着迷

回忆起编绳事业,孙厚森提到他最早接触编绳是受两位编绳师姐姐的影响,一开始学习的是麻花结、金刚结、纽扣结、玉米结四种最基本的结法,无奈,刚接触开窍较慢,姐姐们精力也有限,索性便将《绳结大全》推给孙厚森来研究。

或许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孙厚森反复翻看,不断揣摩书上的内容,再买来自己不会的绳结,把它拆开来再组回去,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中国结的结法有上百种,再加上各种结之间的搭配组合多种多样,所以能够编出来的绳结可以称得上是千变万化。所有结都是对称的,极富规律性。

我们平常看到的结都是通过一个基础的结延伸变化而来。两个结一碰撞,新的结就出来了。技法纯熟且创意无限的编绳师,能够编出的绳结衍变更是无穷无尽。

孙厚森曾经研究过十分复杂的宫廷结,因为没有实物参照,他只能翻来图片,埋头钻研好几天。他反复琢磨结的一面,终于研究透了,再依据绳结的对称性,把另外一面也做了出来。果然,专注于某项喜爱的事情时,上帝也会帮你。

每个人做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孙厚森的风格便是结要打紧,并保持很高的对称性。他会反复抽动、调节,用四五遍的功夫把绳结调到最平整的状态。一个结打起来很快,但是要把它打紧、成型,这个过程其实又很慢。

坚持的理由,不浮夸,仅仅是源于热爱

自从接触编绳以来,孙厚森每天至少工作十小时,长年累月,手指便得了职业病,经常受力的手指轻微变形,每日早上起来都会感觉到僵硬疼痛,需要长期依靠针灸来缓解。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这门编绳手艺,反而有了越来越强劲的动力。

编绳八年,当初引荐入门的两个姐姐会半开玩笑地跟孙厚森说:“老弟不错,现在确实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几年下来,孙厚森积累了北京、内蒙等地的回头客,他们会放心的将价值不菲的宝贝交给孙厚森,顾客的信任也是鼓励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可怜天下父母心,刚开始的时候,孙厚森父母并不支持他,他们认为男人做这种活太娘气,反复做一份工作也很枯燥,但当孙厚森的技术能够挑战一些高难度作品,比如制出一整套宫廷精品绳结,那种成就感让孙厚森真正以作为一名职业编绳师为豪。

谈到八年以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孙厚森坚定的说,那便是把他的手艺变成了他的事业。现在,不仅父母支持,爱人也非常支持并且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当中。现在夫妻俩一起幸福的经营着他们的编绳手艺。

以创新之心传承古老之技

孙厚森说:机器不能取代传统编绳的手艺,编绳艺术需要古老的编织技艺和编绳师用心地打磨。娅娅零非常认可这句话,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工序可以通过机器来实现量产化,但很多传统的技艺是有人情味存在的,非机器所能替代。

结是千变万化的,机器是死板的,人却是随心随欲的。孙厚森正在通过个人的努力,用创新的方式来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

以中国结制作技艺入选石家庄市非遗文化遗产名录的葛恩光也经常将“创新”挂在嘴边,已近古稀之年的她常常要“揣摩年轻人的心思”,为绳结艺术增加各种新元素。在她看来,千百年的传统绳结艺术,只有不断创新,吸引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才有传承下去的活力。

传统文化需要传统,传统手艺需要传承,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编绳艺术的传播中,也希望对编绳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到编绳艺术的行业中,以爱之名冠以你心。

- END -

相关文章

  • 非遗绳结艺术,传女不传男?NO,不分男女,只看手艺

    娅娅零作为“新匠人加速计划”合作伙伴,致力于宣传国货,发掘匠人匠心,以绵薄之力,致敬中国传统文化~~ 前言 编绳,...

  • 《山茶文具店》:手写的温度

    祖传的手艺 如果你要继承一份祖传的手艺,传女不传男,你希望是什么手艺?你愿意继承吗? 《山茶文具店》女主鸠子就是这...

  • 我大天津的地域文化,

    不分年龄, 只看男女, 女的都是姐, 男的都是哥。 12400。

  • 家传手艺在我这儿断了

    家传手艺传男不传女,而如今,要在我这儿断了。 01 老爸学会玩微信之后,进步速度令我惊讶。早上坐地铁的时候,总会刷...

  • 手工DIY丨传统手艺活在此传承发展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手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因为家族式的传承和某些“传男不传女”的错误观念,许...

  • 论妈

    十豆站妈旁边吃麻花 妈妈站十豆旁边在做饭 我妈:不想做饭了,要有人来接班才好 十豆:别介,一般手艺都是传男不传女,...

  • 老爸当神医

    我的太公,也就是我老爸的外公有一门手艺,是祖传秘方治疗骨伤的。太公有两儿两女。虽然农村里的风俗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

  • 小故事——万事皆有解法,等有缘之人

    宋朝,洛阳城有一武术世家龚家,家传武功,只传龚家,传男不传女。当传到世墨这辈时,世墨的爱妻连生三女,而不得子。 时...

  • 君子

    男也是女,女也是男,友爱不分男女,亲疏不分性别。 骄傲未必不悲惨,背叛或许也忠诚,昂贵的未必都好,廉价的许是...

  • 摄魂大法,传女不传男

    向小东/文 最近一个闺蜜跟我说恋爱了,瞬间一激灵,这消息太振奋人心啊,简直是在告诉我们这些相貌平平,本不能靠脸吃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遗绳结艺术,传女不传男?NO,不分男女,只看手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un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