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没有你坚持不了的运动习惯,只有你承受不了的运动强度。
【概念转化】我们之所以没办法坚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不是因为我们懒惰和缺乏意志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设计的运动强度不合理。
【个人体验】我是从2019年家中亲人去世后,开始意识到衰老和死亡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开始注重锻炼身体的。
那时候只凭着一腔热血开始每天跑步,从3公里到5公里,大多数是慢跑,每次从跑步机上下来都很累很痛苦,喉咙里就像撒了一把辣椒面,辣乎乎地喘不上气来,后来稍好一点,但两公里之后膝盖就会撕扯着疼,那一阵子的锻炼模式简单粗暴,全凭意志力在苦撑。跑了两三年之后发现膝盖磨损有点严重,有段时间坐骨神经也会疼,疫情期间也咬牙坚持直到阳了之后没办法停了几个月。然后我发现自己可能不适合跑步或者方法不对,于是放弃了。
到去年为止体重也一直在往上走,更加对锻炼没了信心。一直到学习《锻炼》那本书,发现很多方法是错误的,特别是一口气想吃个胖子的做法才是失败的罪魁祸首,于是又慢慢开始循序渐进地开始结合饮食、运动进行锻炼。
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我开始每周4-5天散步、做操,散步回家既陪伴了家人,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我上班期间基本每天都10000步左右,每次做操半小时,运动量也不大,夏天可能会出汗,从一开始的气喘吁吁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我挺喜欢这种方式,到现在体重也基本达到理想状态。
【行动指引】散步的时候,为了避免枯燥,我会隔几天调整一下线路,季节变换,沿路风景也不一样;有时候一边走一边跟老公聊聊天,有时候就学唱一首歌,顺便锻炼一下肺活量,居然不知不觉也学了几首喜欢的歌;有时候我也会打开小宇宙听听他们的谈话类节目,这比刷手机短视频有意思多了,毕竟更有思考的深度。
我尝试着测了一下我的心率,每分钟跳72下,觉得还不错吧。这几天我开始按计划跟着哔站视频每天做深蹲30下,1分钟的平板支撑,以后我需要适当的加强力量训练,并且利用碎片化是时间进行锻炼,比如刷牙的时间可以垫一垫脚跟,睡前冥想要坚持下去,等等。总之最重要的是要把握适合我这个年龄的运动量,按自己的节奏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