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很重要,就是不要声嘶力竭,要有送礼物的心态。
你看我叫你们来参加录制,我就特别理直气壮。虽然耽误你们很多工作的时间,还有人要从外地坐飞机过来,但是我觉得我送你一个礼物,我觉得这挺好的。所以你有一个送礼物的心态,有一个平常心,不需要取悦人们。在生活当中,你要是特别想取悦某一些人,你反倒可能得不到。就是人和人之间都有一种奇妙的缘分。
有的人特别希望获得权威,获得权威的办法就是老吓唬别人,结果他特别没有权威,他靠的是权力,没有获得威严。有的人特别希望获得别人的喜爱,或者是肯定,他就用阿谀的办法,用奉承的办法,或者用送人东西的办法,没用。你发现他该不喜欢你还是不喜欢。所以你最应该做的事儿是淡定、坦白、真实。你老老实实讲书就好,老老实实地本着这本书,怀着热情,把这本书里最有价值的东西给到对方,你们俩的缘分自然就建立。
所以我们和那么多人建立缘分,有几百万,上千万的用户在听我们讲东西,没有刻意的取悦过任何人,没有刻意的说这本书一定要讲到他心花怒放,一定要怎么样?不需要。我觉得这个书知识本身很厉害,这个知识本身就足够,你能够听到这个,你就应该喜欢,就行了。你不需要在脑子构思出来说,万一那个人是个什么人,他万一不喜欢,你想的私心杂念过多,这时候就讲偏了,就可能你的状态是不对。所以静下来,不夸张,也不耸人听闻。
我现在看我早年间很多讲课,我就发现你在课堂上使太大劲,就因为我那时候讲课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讲课基本上你不需要热场,你不需要让大家高兴,喜欢你,那时候你是个年轻老师,谁也不认识你,底下坐的都是陌生的面孔,都是陌生的、冷漠的饱经沧桑的面孔,然后这时候你就特别希望他们能够软化,他们能够喜欢,所以会使很大的劲去想办法取悦。我现在看到都不舒服,就觉得怪怪的。实际上那时候如果你淡定,我相信也能够做到。但是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一个人从夸张走到淡定,回归到平淡,真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只有你跟一些真正的大师对过话,你就能发现他们就是这样。你像我上次跟曾梵志聊天,曾梵志是很有名的画家,全中国现在那种最贵的画家,我去他画室跟他聊天,我觉得他浑身散发了一股淡定的气场。你想一个人画一幅画,卖一个亿,多淡定,那种感觉。他虽然也喜欢也听咱们讲书,然后跟我聊天,最后两个人沟通就非常平等,比较愉快。你跟卡巴金聊天,正念大师,时刻处在正念当中跟你聊天。所以这种东西是需要可能用一辈子去慢慢修炼的一个过程,也不用急,这只是我们说追求的一个境界。
在讲书之前,只要你想好第一个环节就好。脑子里边虽然过了很多遍脑图,这个过程,但是想好第一句话,想好第一个段落,坡道怎么样能够讲得很精彩?就够了。想好了以后开始讲,从坡道开始讲起,讲完自然就往下走,忘了的地方就看呗。你手上反正有脑图,忘了你就看一下。实在不行查一下书,这等一下我翻一下书。没问题,这都很正常。这就是我说你在讲之前的这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