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压迫感故事明月共光辉
我的写作情缘|雕花木箱的召唤

我的写作情缘|雕花木箱的召唤

作者: 云清燕 | 来源:发表于2018-03-10 22:23 被阅读564次

-1-

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有一只神秘的雕花木箱,一直放在老屋西间的橱顶上,古朴的铜鼻子上挂着一把生了锈的铜锁。

我认得,那箱子是爷爷的手艺,因为这方圆几十里,只有爷爷才能雕出如此活灵活现的龙凤呈祥。当年,木匠章的手艺远近闻名,儿婚女嫁的人家,新房里都以有他亲手做的一两件家具为荣。

爷爷,其实是我的姥爷。后来,他只剩下我娘这一个闺女了,为了不至于断了章家的香火,我自小就随母姓,管姥姥、姥爷叫爷爷、奶奶,在姥姥门上长大。

姥爷是有过儿子的,我的舅舅比我娘大五分钟,是双胞胎中的哥哥。仿佛命运冥冥之中的注定,舅舅走的那天夜里,我正好出生,那天我在母腹中刚满七个月。

我生下来,又干又瘦,连哭声也极微弱。任谁看,都难养活。可姥姥却坚定地说“七活八不活”,老天不会这么狠心,收走一个,总得再给咱一个。

这话题扯远了,咱回头接着说那木箱。

自小,我就对那个雕花木箱充满好奇。家里的东西,没有我不能玩,不能要的。爷爷奶奶对我很是娇宠,按村里人的说法,孙子要天上的月亮,木匠章两口子就得连夜造梯子。可是,唯独对那个雕花木箱,不能摸,也不能碰。

娘缠不过我,就会偶尔说上几句。听娘说,那箱子是爷爷娶奶奶时,砍了屋后的樟树,亲手给奶奶做的聘礼,是奶奶最喜欢的物件。可是,既然是这么喜欢的物件,为什么却高高放在橱顶,任它蒙满灰尘?

我问娘,那箱子究竟盛了什么?娘说,是衣服。可是,究竟是什么好衣服呀,竟然从来也舍不得穿。而且每年春天晒棉衣时,也从没见奶奶动过那个箱子。我好奇地问奶奶,一向好脾气的奶奶却不耐烦地说,箱子的钥匙找不到了。

我对那个箱子的好奇心,一年比一年重,却又无可奈何,直到我十岁的那一天。

-2-

那天,有一只麻雀飞进了屋里,扑楞楞乱飞一气,屋梁上的积灰差点落进敞开的锅里。奶奶打发我拿竹竿把它赶出去,然后就着急忙慌地和爷爷赶集去卖猪仔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家对付那只可恶的麻雀。

那麻雀傻得很,放着大敞四开的房门不走,却一个劲儿往玻璃上撞。那傻雀大概是撞糊涂了,不往外飞,反而一下子飞进了西屋,最后落在那只雕花木箱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向我示威。

我恼羞成怒,拿着竹竿一顿乱捅,“叮 !当 !”先后两声金属落地的声音。原来,竹竿不小心穿进了老锁头的横销处,竟把锁头挑开了,横销和锁头分别落在了地上。原来那锁,根本就没有锁上,只不过是穿上了横销而已。

我再也顾不上那只傻鸟,连忙搬来凳子,迫不及待地踩上去。可惜我个子不够高,踩着凳子,抻着脖子,翘着脚,才勉强看清箱子里的情形。

箱子里面既没有绫罗绸缎,也没有珠宝玉器,只是些书本纸张之类的东西。我把手伸进去一摸,竟摸出一只钢笔来。

那是一只英雄牌钢笔,笔尖都有些磨秃了,紫红色的笔杆上刻着两个篆字——云来。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里面装的原来都是舅舅的东西,怪不得一直没人打开,家里的人也从不愿提起。

舅舅的事,在家里是绝对的禁忌,谁也不能提,谁也不敢提,尤其是在爷爷奶奶面前。我自小就和舅舅长得很像,有一次,一个远房的亲戚来串门,无意中说了一句,玖安长得和他舅越来越像了。等人家走后,姥姥一个人落了很久的泪。

-3-

锁头被无意中打开的事,我自是一句也不敢提。我小心翼翼地把锁头照原样插好,那只钢笔却被我悄悄地放进了铅笔盒了。

那时,正值小学二年级的期末。老师说了,三年级以后,就可以练着用钢笔写字了。我正想放暑假后去买一只,可巧就有了,真是天助我也!我心中窃喜。

那只带着舅舅名字的钢笔,做为雕花木箱的使者,就这么最先走入了我的生活。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别的乡镇调过来的女老师,姓王。她扎着一对长长的麻花辫子,白皙而清瘦的脸上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她不但自己喜欢看书,还经常会带些《故事会》《儿童文学》之类的杂志,让我们互相传着看。

我们练习生字时,她喜欢在教室里转悠,偶尔会抓着某个学生的手,纠正笔画。有一次,她一下子抓住我的手,却是从我的手中拿过了那只旧钢笔,左看右看。之后,又迫不及待地把我叫到校园矮墙边的合欢树下。

我一边磨磨蹭蹭地离开座位,一边在心里敲小鼓。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听老师的话,才二年级就开始用钢笔写字,还是因为刚才上课时偷偷画小人,被老师发现了。总而言之,这肯定是秋后算账的节奏呀!

老师的手里,还拿着那只旧钢笔,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的惴惴不安。

“章云来,是你什么人?”她的声音有些微发抖,眼里闪着莹莹的光。

我心里一愣,却一下子不那么怕了。只是不明白,一只旧钢笔,怎么会让她那么激动。

“那是,我舅舅。”我小心翼翼地说。

“你是章凤来的儿子?”

“是的!”

“哦!怪不得,怪不得……”她喃喃自语着。

过了几分钟,她仿佛才回过神来,把笔递给了我,然后轻轻摸了一下我的头,说:“好孩子!回教室去吧!好好念书!”

那手分外的柔软,带着合欢花的香气。

“怪不得,怪不得什么?”我接过钢笔,在心里嘀咕着,一肚子疑惑地回到座位上,眼睛忍不住又朝窗外看去。

图片来自网络

王老师还站在树下,眼睛却越过矮墙,凝望着土崖下那一望无垠的田野和不远处流过的小河,仿佛沉浸在什么久远的回忆里。

六月的风,吹落了好多合欢花,有一两朵落在了她的肩头和发间,她却一点也没有发觉。

-4-

我自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抱着收音机听评书联播,喜欢看连环画,还喜欢模仿电影里那些人物对白。所以,上学时,我喜欢朗诵,也喜欢写作文。

说起对文字的喜爱,现在想想,为我与文字之间消除了陌生感、距离感,成功建立起亲近感,甚至种下喜爱这颗种子的,正是王老师。

那时候,我总是被叫起来大声朗诵自己的作文,我的作文本上也总是比别人多几行红色的批语。中学时,我曾多次获得过全校、全县作文比赛的奖项。文字,帮我建立起来对学习的信心,也成了我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重要来处。

其实,我作文写得好,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那个雕花木箱。自从我打开了那个木箱,就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就是我的秘密花园。

那天,爷爷奶奶在赶集卖完猪仔回家后,天色已晚,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还是帮我当天就搬了家——把我的铺盖卷从他俩睡的东屋炕上搬到了一直闲置的西屋炕上,还给我拾掇出一张桌子,用来写作业。自此,西屋就成了我的书房兼卧室。

每到夜晚,房门一关,只要写完作业,我就悄悄阅读从木箱中拿出的书。看完一本就换一本,看不完的,就暂时偷偷藏在炕席下。

《小说月报》《收获》《十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我囫囵吞枣地读着这些,犹如暗夜里偷吃的老鼠。那一本本的文学书籍、杂志,陪我度过了从小学到中学的青葱岁月。

此外,箱子里还有很多舅舅手写的书稿,有没写完的,还有如挂历般圈成筒状,不知道是没投出的,还是被编辑部退回来。

上学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偏向文科,但最终却没有机会选择学文。我们所在的高中,那一届都是清一色的理科班,要读文科,只能转学到二中。另外,家里人也不支持我学文,我觉得,这多少与舅舅有关。

-5-

舅舅的事情,我是在长大后,慢慢听别人说的。

爷爷奶奶在婚后第二年,头胎就生下一对龙凤胎,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木匠章的好福气。奶奶却说,是那只雕花木箱上龙凤呈祥的吉兆带来的福气,愈发喜欢那只箱子,索性摆到炕头上用来摞被子,日日欣赏,时时擦拭。

奶奶生养舅舅和娘时,伤了身子,自此再也不能生育,好在一双儿女不但懂事、孝顺,长得又是人见人爱,足以抚慰心怀。

念书时,舅舅的成绩比妈妈好。妈妈念完初三就辍学了,舅舅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舅舅复读了好几年,参加了三次高考。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他平时成绩很好,但每逢高考,不是拉肚子,就是感冒,最后一年,竟然还在考场上发生了昏厥。最惨的一次,高考分数离录取分数线只差半分。舅舅心有不甘,却又实在不好意思再继续考下去。

名落孙山的舅舅回到村里,爷爷以为,家传的手艺终于有了继承人。谁承想,舅舅却无心做木匠,一心要当作家。

据说,舅舅的文笔,自小就很好。高中时,还是校文学社的社长。那时候,我们家乡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曾轰动文坛。在他的身上,舅舅更是看到了希望。

关于安身立命的方向,爷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奶奶夹在两人之间左右为难。除此之外,就是婚姻。

在农村,舅舅已属大龄,村里比他年龄小的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娘也已结婚多年,早就生了我的哥哥。爷爷奶奶催着舅舅娶妻生子,他却一拖再拖,坚持非要写出点名堂,再成家。

那时候,村里的高中生寥寥无几,本就受人关注。再加上爷爷多年用手艺赚来的名声,舅舅更是如同生活在农村舞台的聚光灯下。爷爷奶奶因为舅舅的特立独行,也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即使如此,舅舅依然坚持写作。当时,那位作家正住在老家,专心创作他的另一部长篇。他家就在十几里地外的邻乡,舅舅认他做了老师,经常带着自己写好的稿子,骑自行车去上门请教。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骑着自行车,跟往常一样抄近路回家。途中经过一条老河沟,那条河沟很宽,两岸是高高的堤坝。平日里,河沟都是干涸的,只有在农田灌溉时,才会放满水。

舅舅早晨走时,这条河沟还是干的,一个白天下来,却已经注满了水。舅舅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总喜欢骑着自行车,从高高的堤坝上一冲而下,就着惯性再冲上对岸的堤坝。那天晚上回来时,想必他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

舅舅眼睛本就近视,待他发现河中有水,估计巨大的惯性也已经把他带到了河中央。舅舅不会游泳,加之初春时分身上还穿着厚重的棉衣。那处远离村落、道路,又是晚上,呼救也无人听见,无人看见。他走时,身边没有一个人。

那时候,家里所有的人,包括他的父母,我后来的爷爷奶奶,都在焦急地等着迎接我的到来。晚饭后,我娘刷完锅去院子里倒泔水,却忽然心口骤痛,摔了一跤后,早产了。

-6-

如今,爷爷奶奶早已相继去世,我也已人到中年。生活的尘埃,渐渐覆盖了很多人生的初心,包括我对文字的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拿起笔了,直到去年,我回家去修缮老屋,再一次见到那只雕花木箱。

我仿佛感觉到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召唤,让我再一次打开它,靠近它。它仿佛是我失散多年的一位老友,一直静静地等在原地,笃信我早晚都得回来找它。

我把那只木箱带回了城里,擦拭一新,摆进了刚刚装修好的书房。

舅舅的书,当年我都囫囵吞枣地读过。书稿,我却从没有认真整理过。

在书稿的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一封信。那是一封写完但未发出的信,夹在一沓书稿中间,时间是舅舅去世的前一天。

春雨:
      你好!首先有一个好消息要与你分享。这次的短篇写起来颇为顺手,感觉非常好,目前已结篇。老师读后,也颇为赞赏,说发表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这一切都是你送我的那只钢笔的功劳,我极喜欢笔杆上刻就的“云来”那两个篆字。你说是你自己刻上去,上次忘了问,你是什么时候又练就了这样的本事?
      你今年就要师范毕业了,不知道会分配到哪所学校任教。真希望能离你家或我家稍近一些。我向你承诺,如果这篇小说得以顺利发表,你毕业的第二天,我就会托人上门求亲。到时候,即使我没能考上大学,若有了这一点成绩,在你父母面前,我也不至于完全张不开嘴,老师是你的姑父,他也已答应我,会极力在你父母面前为我美言。我的爹娘盼儿媳,也早已望眼欲穿了!
      这篇小说,本想让你一睹为快,顺便提一下意见,可又想为你保留一份惊喜……
      这封信,我本打算寄到你学校。待你返校后,看到我的信已在静静地等待着你,不知能否稍微抵消一些我不能天天陪在你身边的遗憾?写至此,我又突然很想去送你,尽管我们曾商量好了由你自己走。但我决定了,明天一早就去你村口等你,然后送你到车站……

我这才忆起,我最敬重的那位小学老师就叫王春雨。

“怪不得,怪不得……”我也不由地喃喃自语起来。

我把舅舅的书稿做了整理,找出版业的一位朋友帮忙,自费印了几十本。也算是给舅舅这个曾经热爱过写作的文学青年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我拿起尘封多年的笔,在为舅舅的文集作序后,竟再也舍不得放下。写着写着,也越来越有感觉,我再一次找到了表达自我时酣畅淋漓的快感……

我在写作的世界中体悟多味的人生,品尝着创造一个世界的快乐。写作,渐渐帮我沐去生活的尘埃,推着我去追溯人生的初心。

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文字,应该是留下“鸟儿”飞过天空“痕迹”的最好方式。

人的物理生命有限,但文字的生命却很长。从这一点来说,写作可以无限延展生命的长度,增加人生的厚度。

-7-

前些日子,借回家探亲的机会,我又去拜访了王老师,顺便带去了舅舅的作品集,以及四十五年前的那封信。

王老师如今家庭幸福,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她工作时,就常有作品发表,退休后,更是笔耕不辍,目前,已经出版了好几本散文、小说集子。她送了我一套她的作品,其中一本书的名字竟然叫《合欢树下》,里面提到了与我舅舅的那场爱恋。

王老师说,如果我舅舅活着,坚持写下来,他肯定早就写出名堂了。当年在文学社,她最服气的就是舅舅的文釆。她也是因为舅舅的早逝,觉得生命无常,无论如何,也要努力给这世界留些自己的思考,所以,才坚持写作的。

王老师鼓励我,让我也重拾少时的写作梦想。我跟她说,我受了那只雕花木箱的召唤,已经与写作重续了前缘,目前正在积极参加《成悦阁与竹桃苑联合征文/我的写作情缘》的活动。

相关文章

  • 我的写作情缘|雕花木箱的召唤

    -1- 我家有一只神秘的雕花木箱,一直放在老屋西间的橱顶上,古朴的铜鼻子上挂着一把生了锈的铜锁。 我认得,那箱子是...

  • 我的写作情缘/我的文字情缘

    我的文字情缘由来已久。 本人最随父亲,从小就口齿伶俐,善于表达沟通,走亲戚串朋友,爸妈都会带上我,乖巧大方,说话得...

  • 我的写作情缘

    关于我的“写作”,从内心来说,根本算不上写作,只能说是好记流水账而已。 闲暇时间,读书时如孩童般爱乱涂鸦罢了,往往...

  • 我的写作情缘

    这篇文章已经在我心中憋了好几天了,不如一吐为快吧。 01幼时那些最美的时光,是我写作的最初源头。写作就如同...

  • 我的写作情缘

    说起我的写作情缘,真要感谢我们的思涵系统开办了新创客孵化营。当时我们是45天的新创客孵化营活动,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其...

  • 我的写作情缘

    说起写作,自己最要感谢的一个人是老姐。是她把我带进文学世界里,让我领略到文学的魅力!算是我的写作启蒙老师! ...

  • 我的写作情缘

    入驻文字平台以来,收获与支持变得很多很多。而我也在漫不经心的叙述后,变得唠唠叨叨。这么多的文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 我的写作情缘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写一篇逛公园的作文,回家之后,我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写,哥哥看我痛苦的...

  • 我的写作情缘/窗

    1、 坐办公室久了,不免腰酸背痛。好在背后有一扇大窗,可以站在窗前活动腿脚,还可欣赏窗外的风景,久而久之,竟成了习...

  • 我与“写作”的情缘

    今年我25岁,距离自己第一次因为写作而获得国家级荣誉已经有了上十年之久。我还记得获奖那天,我们学校的副校长...

网友评论

  • 七月奶茶:@流失的青春 质朴存真的情感
  • 1a21a9bb07ca:好文~
    云清燕:@07213025 :pray::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秋天的树洞:开头抛悬念,很引人入胜!恭喜恭喜,实至名归!
    云清燕:@乘梦 多谢鼓励:pray::pray:
  • 莫小微:这文字缘结的曲折精彩👍
    云清燕:@莫小微 多谢:pray:认真阅评与鼓励:pray:
  • 断鹂:恭喜二等奖:+1:
    断鹂:@云清燕 主要还是自己修行
    云清燕:@断鹂 有如此进步,有老大一半的功劳:smile::pray:
  • 钟毓文:写得真好,唯美而浪漫
    云清燕:@mermaidfly 多谢您的支持与鼓励:pray:
  • 与君成悦:我爷爷也做过这样的箱子。感觉那种箱子好古老,好神秘的说。
    云清燕:@与君成悦 因为一直有人在问故事的真实性,于是决定写写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忍不住先跟老师叨叨两句:smile::smile::wink:
    与君成悦:@云清燕 能读得出你这种感情
    云清燕:@与君成悦 故事的原型,家里祖祖辈辈是木匠出身,所以文章选了“雕花木箱”做为传承媒介。:smile::smile:爷爷把雕花木箱传给舅舅,希望舅舅继承祖传的手艺,而舅舅却爱上了文学。由于舅舅的意外去世,而“我”做为舅舅的香火传递者,继承了木箱,但最终传承下去,却是如舅舅般对文学的热爱:smile:!这篇文章,讲得就是文学的传承与影响,这是“我”写作情缘之所起。
    生活中,的确有“舅舅”这样的人存在过,他也的确是受家乡一位著名作家的影响,而决定走上文学条路的,但终因故不幸而自杀。所以,他对我本人的影响和震动的确非常大。:smile::pray::pray:
  • 与君成悦:写的不错。一字不漏地读完。:smile:
    云清燕:@与君成悦 成悦老师来访,蓬荜生辉!多谢老师认真阅评!这么晚了!老师辛苦了!:smile:
  • 嗅梅:很感人,想说我投入进去了,差点就当真了。
    云清燕:@嗅梅 :smile::smile::pray::pray:三分真
  • 月儿上山了:一口气看下来,写得真好。
    云清燕:@月儿上山了 您是正儿八经的老师,您还给大家评过文呢:smile::smile::pray::pray:以后多交流
    月儿上山了:@云清燕 怎敢当你老师,最多也就互相学习了。你写文章构思不错。
    云清燕:@月儿上山了 多谢老师阅评,请多提宝贵意见:pray::pray::smile:
  • 夏日晓兮:真实感好强,赞
  • 彪悍另一只猫:好感人的故事。
    云清燕:@彪悍另一只猫 多谢:pray::smile:多谢:smile::smile:,一想你走过了站,又开心又歉然:smile::smile:
  • 断鹂:怎么不能打赏?
    云清燕:@断鹂 关了:smile:
  • 断鹂:这悬疑:grin:
    断鹂:@云清燕 有点悬疑风格,一层层推进,让人欲罢不能。这篇不是抄袭的吧。
    云清燕:@断鹂 是说题目么?:smile:
    云清燕:悬疑:smile:
  • 森林里的小女贼:写得太好了,非常好,不要停,希望有更多的作品问世,加油
    云清燕:@森林里的小女贼 多谢:pray:老师鼓励,希望多提宝贵意见:smile::pray:
  • 萧雨姑娘:如果不是看评论,我都以为是真实的故事。阅读过程中毫无违和感,很有画面感。
    云清燕:@萧雨姑娘 多谢您的鼓励:pray::smile:
  • 萧雨姑娘:渐渐帮我沐去生活的尘埃,推着我去追溯人生的初心。你看拂去生活的尘埃怎么样?
    萧雨姑娘:@云清燕 学习了
    云清燕:@萧雨姑娘 多谢老师阅评:pray:,并提出宝贵意见!此处,沐,有浸润之意,如春霖对万物的洗礼。拂,则在表层,再好的拂尘也难于拂尽尘埃。:pray:
  • 米老爹:写得真好!故事非常感人,也非常真实。可以看出,你不仅功底较深,而且有深厚的生活积累。
    米老爹:@云清燕 的确如此。
    云清燕:@米老爹 多谢老师的鼓励:pray::pray:!很惶恐:smile::smile:
  • 九月流云:很美的故事。
  • 影月琥:这篇文,前几天读过,今天再读,心里感慨万千。对这篇文,想说点什么,却不知说什么好。舅舅的人生虽短暂,却影响了后人。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您是用心写生活的人。:+1::+1::+1:
    云清燕:@影月琥 多谢老师鼓励:pray:
    云清燕:@影月琥 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在不经意间对我们的人生施以影响,甚至是深远的影响!这件事三分真,七分虚拟:smile:
  • 我爱小媛宝:好奇心让我一口气看完,棒棒的文章:+1::+1:
    云清燕:@我爱小媛宝 多谢老师阅评,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 温文馨语:欣赏!
    云清燕:@温文馨语 :pray::pray::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蓝博风:好文章,收人专题!赞!
    云清燕:@太秭帝 多谢:pray::cherry_blossom:
  • 也先森:写的太好了,一口气看完,故事情节设置的非常好,文字运用上略有瑕疵,总体来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整体架构甚优。
    云清燕:@也先森 :pray::pray::cherry_blossom:
  • 飞_48c9:怪不得,怪不得,原来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怪不得,怪不得,原来一切都是爷爷奶奶舅舅的在天之灵护着燕儿!
    云清燕:@飞_48c9 谢谢老师阅评:pray::pray:
  • 学心知行:第一次看美燕的文,已然惊艳:heart_eyes:,故事真实感强,情节生动,作者的写作情缘让人泪目:disappointed_relieved:
    云清燕:@学心知行 多谢:pray:阅评,多提修改意见
  • 一缕情丝:一口气站着看完。眼睛看的速度赶不上脑子的思维速度,急死我了。文笔流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环套一环,跟着你的笔头,你和你的爷爷、奶奶、舅舅及舅舅的初恋情人、舅舅的老师都活灵活现在我脑海里涌现……太棒了!
    云清燕:@一缕情丝 谢谢大姐,多提修改意见:pray::pray:
  • 徐淑英柔情婉淑女蔷薇:才女反串,真切感人!要不是看评论,我当真人真事!敬佩!
    云清燕:@徐淑英柔情婉淑女蔷薇 多谢:pray:老师阅评,希望多提修改意见
  • 云清燕:寻虎老师点评:
    @凌云燕 一般三千字内,但是这篇我还是看完了。文笔朴实,不过结构枝蔓过多。虽说散文形散神不散,但是这句话是过于泛泛。只要不跑题,都可以说神不散。那么,剪裁功夫有表现在哪里呢?再真实的事情,都需要编织。文章里裹着太多的人和事,可以写成两篇了。不要追求字数,不要铺排。大家看的是一个点。
    云清燕:@云清燕 需要剪裁。不要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舅舅,一股脑。散文同样需要虚构,如何虚构,就是剪裁编织。
  • 燕子高飞:差点被你骗了,妹妹写的故事真真呀。很棒,要很认真看下去,情节有铺垫,故事有高潮,结局是完美的。
    云清燕:@燕子高飞 姐姐高赞,请多提宝贵意见:pray::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泗四坊方:看了“三分真”才知力透纸背。
    云清燕:老师高赞,我自知功力尚浅:pray::pray:,欢迎多提宝贵意见!:pray::pray:
  • 言静思:好喜欢舅舅与王老师这段关系的处理。😀
  • 沐滢:故事很真实,很感人。
  • 陌上红裙:悠悠岁月,与文字结下了不解的缘!👍👍👍
    云清燕:@陌上红裙 :pray:多谢您的阅评与鼓励!
  • 霖山:写得真好,学习了!:+1::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云清燕:@霖山 希望霖山君多提修改意见:smile::smile::pray:,准备过几天细修:pray::smile:
  • 写意人:又看了一遍。回味悠长,真好!:+1::+1:
    云清燕:@写意人 想听听你意见,过几天再来一遍细修:pray::pray::pray::smile::smile:
  • 孟小满:缓缓道来,让我心动了一下,赞
    云清燕:@孟小满 谢谢老师阅评与鼓励,特别想听听您的意见,尖锐点也不怕:smile::smile::pray::pray:
  • 鸣凤乔:差一点儿以为是真的了😂
    云清燕:@鸣凤乔 :smile::smile::pray:
    鸣凤乔:@鸣凤乔 我觉得不用改啊,连个虫都没发现😂
    云清燕:@鸣凤乔 谢谢姐姐鼓励,特想听听您的修改意见:pray::smile:
  • 鸣凤乔:舅舅是文曲星😄
    云清燕:@鸣凤乔 :smile::smile:
    鸣凤乔:@云清燕 文中“我”是文曲星转世…
    云清燕:@鸣凤乔 文中的“舅舅”确有其人,如果生在这个全民写作时代,或许结局会好些
  • 也麦:既然是这么喜欢的物件,为什么却高高放在橱顶,任它蒙满灰尘。
    不应该用问号吗
    云清燕:@羊子姑娘 已改:pray:,多谢:pray:羊子:pray::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井底女蛙:很棒,触动心灵

    也不碰。丢了一个字😂
    云清燕:@井底女蛙 多谢:pray:,已改:cherry_blossom:
  • 芳菲晚:后记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这么大的脑洞大开,就服你们!
    云清燕:@芳菲晚 您的李汉荣的那篇书评对我影响很大,犹如给我推开一扇窗,怎不是老师?:smile::pray:
    芳菲晚:@云清燕 你叫我老师,我要找角落里呆:stuck_out_tongue::stuck_out_tongue:
    云清燕:@芳菲晚 多谢老师阅评:pray:,希望多提修改意见:pray::smile::smile:
  • 晚来舟:家里的东西,没有我不能玩,不能要的。
    家里的东西,没有我不能玩、不能要的。

    我问娘,那箱子究竟盛了什么,娘说,是衣服。
    我问娘,那箱子究竟盛了什么?娘说,是衣服。

    改两个标点 不是一定要改 就是觉得改了分句会更明显:smile:
  • 写意人:《平凡的世界》对你影响真是大!感觉这篇故事的笔调、人物都有它的影子。喜欢你的故事的时代感,喜欢人物的纯粹。
    “后记”两字是不是多余?既然是故事,就不宜出现这两字吧?
    云清燕:@写意人 关于“后记”一事,经一番请教、搜索,“后记一般是用在长篇小说后边,或者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各种文本集后边,一般一篇文章不加后记”,我这篇文章后两节会大修,取消“后记”,把情节揉进去。多谢:pray:提醒,又学了新知识。当时的初衷,只是为了读者增加一点“真实度”,结果,有点不伦不类了:smile::smile:
    写意人:@云清燕 我说有《平》的影子,是指这种年代感,骑单车,书信来往的感情等。另外,你的语言也是朴实平缓的,很是走心。
    我的理解是,故事是有完整结构的,通常是三段式,开端,发展,结尾,当然可以故事中有故事,但到结尾就结束了。加个后记显得结构失衡,且后记通常是做必要的解释说明,而不是情节上的补充,所以它可以出现在散文后。不过我也不知对不对。:smile:
    云清燕:@写意人 你这一说,我自己又回看了多遍,试图去找一下巜平凡的世界》的影子,:smile::smile::wink:,说真的,自己是感觉不到的,是因为“在此山中”么?:smile:另外,关于“故事”与“后记”这两者之间,有何对应关系,可否给我说一下,我没什么概念:smile::pray::pray:
  • 晴雪凝:这速度,出活真快!
    云清燕:@晴雪凝 多谢鼓励!昨天整整写了一天,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说:wink::wink:
  • 红叶拂水:真实的么?
    云清燕:@红叶拂水 讲讲修改意见:pray::pray::smile:
    红叶拂水:@云清燕 我还以为七分真呢,成功被你蒙了
    云清燕:@红叶拂水 有三分真:smile:
  • 晚来舟:他后来只有我娘这一个闺女,为了不至于断了章家的香火,我自小就随母姓,

    他只有我娘这一个闺女。为了不断了章家的香火,我自小就随母姓,

    这里不太通顺,不过我改的似乎也不好,姐姐再琢磨一下:smile:
    云清燕:@甘婧 :wink::pray::pray:
    晚来舟:@云清燕 昨晚看得睡着了:joy: 这会再看看
    云清燕:@甘婧 已修改,多谢:pray:多谢:pray:。还有么?
  • 流失的青春:箱子的图片好真实
    云清燕:@流失的青春 哈哈:smile:!没有这样的宝贝!
    流失的青春:@云清燕 我都要以为是你家祖传的了😀
    云清燕:@流失的青春 费了好大功夫找的:smile::smile::smile:
  • 阡陌悠悠:雕木箱的召唤:+1::+1:
    云清燕:@阡陌悠悠 多谢:pray:阅评

本文标题:我的写作情缘|雕花木箱的召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gb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