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68-平平会-别只问“怎么做”,高手都在深挖“为什么”

868-平平会-别只问“怎么做”,高手都在深挖“为什么”

作者: 平平会 | 来源:发表于2025-10-08 07:54 被阅读0次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秋叶大叔的《真红利》。其中,表面上的“常识”和“技巧”会过时,但事物的“底层逻辑”相对稳定,这句话让我很熟触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都在教学生“怎么做”。怎么进行无菌操作,怎么写一篇护理记录,怎么设计一个科研问卷。我们指导青年教师“怎么做”。怎么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怎么制作一份酷炫的PPT,怎么在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怎么做”是方法,是技巧,是捷径。它能让我们快速上手,拿到成果。但我们有没有停下来,多问一句,也引导我们的学生和同事多问一句:“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个“为什么”,就是技巧背后的原理,是方法论下面的地基,也是这本书里说的“底层逻辑”。技巧是叶子,会随季节更替;而逻辑是根,决定了这棵树能长多高、活多久。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收集一堆“怎么做”的叶子,而忽视了深挖“为什么”的根,那么一阵风吹来,我们可能就会变得光秃秃,不堪一击。

在我的工作中,这种“只重技巧,不究逻辑”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

比如,我教学生静脉输液。如果只教“怎么做”,那很简单:排气、绷皮、选血管、见回血、松止血带、固定……一套流程,反复练习,肌肉记忆,很快就能掌握。很多学生也满足于此,“老师,你直接告诉我步骤就行。”

但这样的护士,在临床上遇到突发情况时,可能会手足无措。比如,病人血管又细又脆怎么办?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怎么办?

所以,我更坚持要带他们深挖“为什么”。

为什么要排气?底层逻辑是物理学原理,防止空气栓塞危及生命。

为什么要选择特定的血管?底层逻辑是解剖学,关于血管的走向、弹性、和神经的分布。

为什么要先见回血再松止血带?底层逻辑是生理学,关于静脉压和血液循环。

当学生理解了这些“为什么”,他们就不再是一个只会执行命令的“操作工”。他们成了一个能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他们掌握的不再是僵硬的“输液术”,而是灵活的、能应对万千变化的“液体治疗”思维。这,才是能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的“真红利”。

再比如,一位准备参加教学竞赛的年轻老师来找我,手里拿着一份别人的获奖PPT,问我:“老师,您看这个动画效果是怎么做的?这个模板在哪能下载?”

我理解她的焦虑。一个华丽的“壳”确实能先声夺人。但我告诉她,我们可以花10分钟学会这个技巧,但我们更应该花10个小时,去思考这个PPT背后的“为什么”。

它为什么要用这个案例?因为这个案例能完美诠释抽象的理论,符合认知心理学中“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规律。

它为什么要在这里设计一个提问互动?因为讲到这里是知识的难点,需要通过互动来确认学生的掌握程度,这背后是教学设计的“反馈与评估”原则。

它为什么要用这张图表而不是一段文字?因为大脑处理图像的效率远高于文字,这背后是视觉传达的逻辑。

当我引导她从“怎么做”的模仿,转向“为什么”的思考时,她的整个备课状态都变了。她不再是焦虑地“抄作业”,而是自信地“搞创作”。最后,她用一个极其简洁但逻辑满分的PPT,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因为评委们都是行家,他们一眼就能看穿,华丽的技巧背后,是否有坚实的教学逻辑在支撑。深挖“底层逻辑”如此重要,那我们该如何训练自己这种“溯源式思考”的能力呢?这里分享三个我正在实践的小方法。

1.养成追问“五个为什么”的习惯

这是丰田公司流传出的经典方法,简单却异常强大。遇到任何问题,别停留在第一个答案上,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比如:“学生上课不积极。”->“为什么?”->“因为觉得枯燥。”->“为什么觉得枯燥?”->“因为内容离他们太远。”……这样一路问下去,你往往能触及问题的本质。

2.刻意阅读“无用”的经典

我们太习惯于读“马上能用”的技巧类文章。但从今天起,不妨刻意读一些“慢”的书,那些奠定你专业基础的经典著作。对我来说,就是重新翻开《护理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甚至是《教育心理学》。这些经典里,藏着所有技巧的“源头活水”。

3.尝试给别人讲明白一件事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当你能把一个复杂的知识点,用最简单的话,给一个外行人讲明白时,就证明你已经彻底掌握了它的底层逻辑。对我而言,写日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它逼着我把脑子里模糊的想法,梳理成清晰的逻辑线,再用大家都能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少做“伸手党”,多做“思考者”。别只满足于知道“怎么做”,让我们迷上探究“为什么”。 因为这,才是通往真正高手的唯一路径。

相关文章

  • 2021-03-21 逻辑思维:运用“树状图”分解深挖2/2

    一、通过不断深挖来明确问题 不断反复询问“为什么”+“怎么做”。深挖3——6次(最好是5次),应该能找出具体的解决...

  • 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

    不应当问,为什么,而应该问,怎么做。怎么做让你寻找答案,而为什么则让你寻求托词。他就变成了一个弱者。为什么会这样?...

  • 我的写作精进计划:多读/多写/多动

    看到覃杰展示PPT——写作精进:写作高手都在用的黄金法则时,我脑海立马跳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9个字,并且...

  • “为什么”与“怎么做”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面对选择时,你会问自己什么样的问题呢?是“为什么”还是“怎么做”?我们应该在何时问自己“为什么”...

  • 10.23资深管理人日课:领导者要问的第二种“为什么”

    多用系统思考,作为管理者看到的一定要比员工看到的更多更宽,多为为什么,可以在心里问自己,用为什么来深挖出问...

  • #RIA联合训练营#拆页五--《高绩效教练》,39页--四组--

    I: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当我们遇到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

  • 为什么要理发

    问:人为什么要理发? 答:因为,头发每天都在不停的长长,如果不理发,会非常杂乱,很难看。 问:那动物不理发,为什么...

  • 每日培训精进一策

    要成为训练的高手,要经常思考训练高手怎么思考,模仿高手怎么做,超越高手的做法。

  • 《洋葱阅读法》之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就是你看似平平的概念,深挖其背后的逻辑。 文中举个了例子,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会觉得每年涨8...

  • 5.19

    书名《跃迁 成为高手的技术》作者 古典 著页数 1~28 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推荐这本书? 高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68-平平会-别只问“怎么做”,高手都在深挖“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gs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