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小感于《挪威的森林》

小感于《挪威的森林》

作者: 游过北海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10:41 被阅读0次

看完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总想写些什么。但又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很多情况下感觉文字也很不能很好的表露心中那种淡淡的,萦绕百转的情绪。或许是春天这个容易让人敏感的季节,还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文字情景给人的触动。但那种淡淡的情绪还是想让人产生一写为快的感觉。

听闻村上这本书已经很久了,直到昨天下午才将它看完。感叹于他笔下文字的优美,情节的细腻,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若即若离感。主人公在内心,现实中挣扎的怅然若失,又无可奈何感。直子的去世更是给他带来难以排解的痛苦。或许真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所幸最后主人公还有绿子,这个俗却真实的春天的小熊,给他陪伴,给他阳光,陪他成长。与直子的敏感、柔弱、胆怯不同,绿子给人是一种积极的率真,敢爱敢恨敢说。如果你刚好碰到了这样的人,就要好好珍惜了;如果没有,你只能摸索着成长,也许孤独,也许痛苦,但毕竟只能向前看,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生活或许不完美,但并不代表它不美好,也丝毫不影响我热爱它。或许绿子和直子也正如主人公渡边心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吧。那种感觉仿佛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舟于美丽的湖面,我们会既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的多娇。

此处的些许感悟不想把格调定的很低沉。其实低沉不低沉也没什么关系,某些程度上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就像是如英语的现在假定型和过去假定型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有何用处?与其具体说有何用处,莫不如说它是一种训练,训练我们更加系统的把握事物。而对于形而上学的思考,也会因人而异。对于有的人有用处,有的人没有用处。说到底,它是一种训练,有用处与否倒是次要问题。要真正读懂其中的思想所在,必须掌握与之相关的系统思维方式。但现实中这种思维却也要不得。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所谓人生便是如此。但幸福和机会还是会出现的,所以要加倍去追求幸福,为追求幸福而努力。而努力和劳动截然不同。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在努力中感悟成长,成长的过程或许孤独,破茧成蝶的过程很痛苦,但化蝶的升华会完成人生的蜕变。

最后附上这段最喜欢的对话,绿子和渡边的。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上,你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是啊,春天来了。也好想去哪个山坡打滚啊!

挪威的森林

相关文章

  • 小感于《挪威的森林》

    看完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总想写些什么。但又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很多情况下感觉文字也很不能很好的表露心中那种淡淡...

  • 小感于《挪威的森林》观后

    不似广为流传的《挪威的森林》通篇弥漫着沉闷压抑氛围的评论,却是在前期艰难困惑何以称为名作,后为渐入佳境,最...

  •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王小清 初读《挪威的森林》时,十五六岁,那时我在...

  • 小感于生活

    消费者的心理 每当遇到店铺拆迁,地段修路;每当遇到各种各样的节日;每当时钟走过晚上七点后;每当我们路过各种...

  • 当我写《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的时候,有朋友让去听《渡我不渡她》,听第一句,我就泪流满面,或许是有感于故事的伤,又或是...

  • 小感于生活不易

    正在回京的火车上,洗漱回来途中,看到一幕,有点小伤感。 十点了,列车员正在提醒乘客关灯了,我女儿一...

  • 过去 现在 未来

    我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好似天生特有的一种本能。敏感于气息,敏感于味道,敏感于情感,敏感于他人,甚至敏感于自己。 二...

  • 在荔枝FM上读书: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大家好,我是夏小洵,在深夜陪你读书: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第1章)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第2章01) 村上...

  • 谈谈《挪威的森林》

    谈谈《挪威的森林》 大概在晚上的九点,我偶然想起了曾经在先锋书店看了100页的《挪威的森林》。我向来对这种类型的小...

  • 三行情诗0619《我站在烈烈风中,想和你一起宣誓爱的自由》

    《挪威的森林》 小时候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但长大后,那里只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我站在烈烈风中》 我站在烈烈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感于《挪威的森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ln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