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笨若智

大笨若智

作者: 陈陈_19b4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23:26 被阅读0次

4月11日,晴。

阅读书目:《人生要下“笨功夫”》。

作者:黄志坚,他是人际心理关系专家、知名励志作家,曾经担任北京紫英宸文化总编辑。在长期的交际与公关活动中,他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学与人际学的知识经验。他通过写书、演讲等形式分享洞察人生的奥妙睿智,著有《圈子对了,事就成了》、《30岁时,你必须赢》等畅销图书40余部。

大笨若智

金句:

1.你要明白:把心态放低,从小事做起,要明白把那些最不起眼的小事做好,有时更能彰显出我们的能力。

2.“笨功夫”,就是用心到极致、认真到无能为力、把事情做得好到谁也比不上你的态度和行动力。

3.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小事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

4.那些平淡的日子正是你积蓄力量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记录与感悟:这本书层层剖析了每个人应该克服的人性弱点,并且提倡大家把“笨功夫”和“笨精神”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当你愿意下这些“笨功夫”、发扬这些“笨精神”的时候,你的梦想会一个接一个地实现。

一、很多聪明人没有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考虑问题太复杂。

当聪明的人拥有非凡的知识和能力后,他们解决问题就习惯用这些一般人没有的聪明。因为太“聪明”,他们才会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问题”,才有了比常人更多的“考虑”,因此更容易烦恼;因为太“聪明”,他们的想法太多,他会左思右想、瞻前顾后,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摇摆不定、迟疑不决,一旦等到他最终觉醒,机会往往已经被别人抢走了。

2.过分地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者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更好,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问题在于,这么做可能会陷入自我的世界里,而忽略了别人最重视的方面。我们要对这种工作中精益求精的态度给予肯定,但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就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因为无论在工作中多么尽心尽责,也难免出现计划外的突发状况,由于很多不可抗因素无法预计,这是不可避免的。

3.对细节重视不够。

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真正的障碍,有时只是一点点疏忽或者轻视。聪明的人往往自视甚高,对细节重视不够,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如果不及时改正,很可能会沦为志大才疏型的人物。因此,大多数职场新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是要做大事的人,不想从基础做起,一旦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就认为是受冷落。这种心态的人在职场上是最致命的。

二、只要肯下“笨功夫”,谁都能成就梦想

1.从经手的每件小事中不断成长。

只有从细节做起,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走向成功。我们日常的工作不可能个个都有挑战性,更多的工作是普通平凡的。这就需要把工作做细致,落实好每一个细节。如果你让工作打折扣,那么你的前途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还是不要耍小心眼的好,老老实实地把工作做到位,免得重新返工,也免得因为懒惰而葬送了美好前程。

2.当你被别人“利用”时,正是你快速成长的机会。

“被人利用”也不见得全是坏事。有的时候被别人利用,正是你快速成长的机会。因为在外人眼中,你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你是否对他有用、是否能被他所用上。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增加自己能给他人带来好处的价值。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自己的一切成功,恰恰是被别人“利用”所得到的。

3.熬得住平平淡淡的生活,同样能够成就自己。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进入一个并不满意的公司,被安排到一个并不起眼的岗位,做着无聊的工作时,先不要急着去抱怨,不妨先学会适应环境。因为能很快适应并融入环境的人,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倘若因为这些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平淡而对人生失望、对自己失望,那也就注定了人生的常态。其实,那些平淡的日子正是你积蓄力量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看似重复性的劳动、重复性的日子却是在一点点地制造不平凡。

三、如何将“笨功夫”具体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来?

首先,在职场上做“最傻”的员工,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全力以赴,总想着能偷懒就偷懒,能敷衍了事就敷衍了事,总希望工作能轻松点。敷衍不会给人带来轻松,相反,敷衍会让人越来越没法轻松。优秀的员工能时刻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懈怠、不敷衍。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把公司当成是自己的公司,倾注全部的热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

其次,在爱情里做“最傻”的伴侣,不较真也不较劲。

面对爱情,不需要去较真。爱情没有好坏,也没有谁对谁错,不要去计较爱情,不要去计较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男人是理性动物,喜欢讲道理,女人是感性动物,只讲感觉。婚姻里本身也没有什么对错,没有必要非得评判出谁对谁错,要把握好分寸,懂得退让。夫妻之间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学会装一下“笨”,不要去较真,更不需要去较劲。“装傻”并不是让人唯唯诺诺、忍气吞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模糊地带,“装傻”是换一种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模糊处理。

最后,在交往中做“最傻”的朋友,心眼少才会朋友多。

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与单纯而诚实的人交往,与这样的人相处,我们会感觉轻松、愉悦和自在,不必费尽心机地时时警惕。如果能够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宽阔的胸怀待人处世,尽量不去与他人计较琐碎的利益,做到目光长远和宽容大度,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氛围,这样的人才能处处受到别人的敬佩和欢迎。

近年来励志文章太多,不知是因为信息过载还是厌倦这样轻易定论的方式,类似的书并不太喜读。因资质实是愚鲁的,对本书的观点却很喜欢。一直以来坚持下笨工夫,许是因幼时父亲常说:“写书的人能写出来,那读书之人就不应有读不懂的。”幼时因这句话常自惴惴,自觉已努力,可偏是读书能读其言不能明意不能致用,永远的中不溜的成绩,禁不住怀疑自己智商。长大走入社会,亦是自卑而敏感的。工作中唯有尽力去反思提高,在数字的海洋中一遍遍的磨炼,如履薄冰的细致核对,竟也渐渐得心应手。才明白笨并不可惧,可惧的是笨而自以为聪明,不肯下那样水滴石穿的笨工夫,“读书而不明”亦与资质无太大关系,只是读得不多、不深而已。人生需下笨工夫,虽不敢言“无事不可成”,却也终会多几分成就之希望。

相关文章

  • 大笨若智

    4月11日,晴。 阅读书目:《人生要下“笨功夫”》。 作者:黄志坚,他是人际心理关系专家、知名励志作家,曾经担任北...

  • 思考时要像一个智者

    以前看过一部书,书里将人分为四种,大智若愚型,大智若智型,大愚若智型,大愚若愚。这四种人的分类,我是赞同的。每个人...

  • 我的第一个十年小结

    2021年,在我人生中一个里程碑,从步入社会开始到现在,从年少轻狂到大愚若智(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大愚若智)...

  • 在15分钟内选出适合你的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课程

    ​ 作者 | Tirthajyoti Sarkar 译者 | 大愚若智 编辑 | Vincent AI前线出品| ...

  • 大智若愚or大愚若智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你画花儿孩子就是花朵,你画风景,孩子就是风景,父母就是一面镜子,你的样子就是孩子将来...

  •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首先,祝愚人节快乐! 记住愚人节,是因为愚人节这天是儿子的生日 。 愚人节出生的孩子一定是不平凡的。从前我这么认为...

  • 只想独处

    皆说独处能生智, 十年带娃笨脑袋。 脾气暴躁大如雷, 心乱如麻何处说?

  • 大愚若智的人类

    老子说大智若愚,而人类恰恰是大愚若智。 人类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领袖,自诩为高等生物,觉得自己比谁都强都聪明,是自然...

  • 海洞电波

    1 大笨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在大笨没有懂事以前,大笨一直是亲人的骄傲。大笨的亲人们玩命疼大笨,大笨吃的用的都是...

  • 2022-06-24

    22.6.24 我应该是个十足的大愚若智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笨若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pf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