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娟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记得蔡琴的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没有烦恼没有那悲伤,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

自从儿子5岁以来,每逢寒暑假一定会带着儿子和他喜欢的书,走出生活的城市,扩大生活的半径,游走于各大城市、国家的名胜古迹与山水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他一起去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有多么的大,人生有多么的美妙,我想让儿子在最自然的爱的指引下,发自内心的感触生活的美好与忧伤,用他纯真的心灵触摸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实,最美的时光用来读书旅行是人生最最幸福的事,正如歌中所唱,自由自在、身心开朗。

如今儿子10岁,5年来真的走了好多地方,九寨、黄龙、成都、蜀南竹海、峨眉山、都江堰、三亚、广州、杭州、乌镇、厦门、上海、大连、沈阳、北戴河、青岛、北京、牡丹江、吉林长白山、通化、泰国普吉岛、甲米岛、沙美岛、皮皮岛、曼谷、芭提雅、日本、法国、意大利、梵蒂冈、德国、奥地利、瑞士、捷克、吉隆坡、马六甲海峡、沙巴、云顶、槟城……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虽然一直行走在路上,但是切实在几年的带娃旅行中,感觉到旅行可以成就美好的彼此。
还记得第一次带着儿子出行,是去美丽的黄龙九寨。这里虽美,但是属于高原地区,海拔最高3000米左右,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紫外线很强。当时对儿子有些许担心,怕他不适应这里的温差变化,也担心孩子有高原反应,然而真的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次出游的他,到了黄龙风景区,被这里的纯天然美景所吸引,坚持不用家人抱,自己走栈道,登到高处看他期待已久的钙化池奇观,虽然中途有一点高原反应出现,但是休息片刻,自己又活蹦乱跳的,朝着目标前进了。当儿子看到钙化池美景时,他说到“大自然真奇妙,付出辛苦登到上面是值得的!”那年他5岁,个子不高,适应了高原反应,小小的身体,登到了他心灵深处要看到的地方,我知道,旅行渐渐的会让他变得更加勇敢,不怕远方,敢于冒险,也许也会不惧未来……

于是,在这次旅行后,我和儿子共同期待着在最美的生命时光里,像读书一样去旅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奥妙神奇;也在其中,像旅行一样去读书,体会书里的精彩与睿智,丰富思想和人生,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共鸣。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享受旅行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


我们一起去看海,感受大连黄·渤海的泾渭分明与海鸥翩飞,泰国普吉岛印度洋安达曼海的清澈无边,沙米岛的沙白水清,甲米岛和皮皮岛的怪石林立的悬崖峭壁,意大利最大的淡水湖加尔达湖的碧蓝宁静,五渔村地中海的深邃澎湃,瑞士日内瓦湖浓绿如翡翠的湖水,如童话的湖岸风情,马来西亚沙巴亚庇的南海最美日落……每每看到大海,孩子的心情都是激动的,泛起层层涟漪。记得儿子4岁的时候,我给他读过一首儿童诗《我们去看海》,那时儿子印象中的大海是胸怀宽广的,是富足的宝库,是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而今当他亲眼一见之时,我犹记得儿子在加尔达湖岸边木栈道上静静安坐,眼观前方的一片蔚蓝与静谧,不禁感叹“真美呀”!然后默不作声,深情的凝视着。我偷偷地按下快门,那一刻从此定格,9岁的儿看着大海,留给我一个思考的背影,他在想什么?不必追问,空间留给他自己静静地思考与享受吧。诗里的大海是美的,而现实中的大海更有自然的美、生活的美,那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沟通了解的世界,那是一个明丽而和谐的世界。在看海的曼妙静好的时光中,真的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儿子的眼睛明亮了,心柔软了,胸怀宽广了,我希望他能够成为,眼有美海,心有广海,而最终能够海纳百川的男孩子。

我们一起感受不同城市,国家的风俗,历史文化。每一次和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都会品尝当地的特色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学习和陌生人的相处,并适应各种气候……儿子见到吉隆坡居住的印度人,他了解到,千万不要用左手和他们握手或者打招呼,否则,对方便会认为你这是对他极大的侮辱;到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了解到这里着装要求比较严格,穿短裤(包括短裙膝盖以上)无袖的上衣是不能进教堂参观的;到了泰国,懂得了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一度削发为僧,连王室和贵族也不例外,那里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进而得知泰国有“黄袍佛国”的美名的由来;走进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感受耳边回荡的清脆的钟声,儿子想到了那位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看到世界著名建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知道它是巴黎的最高建筑,并有特殊的含义“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何时,假若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直在守候。”于是吸引了太多相爱的人,在这里纷纷留影纪念;看到意大利比萨斜塔,儿子一直追问此塔斜而不倒的奥妙,感受世界各地游客在此做着同一个姿势照相的趣味……渐渐的,儿子眼中看到的世界大了,他小小的年龄,却变得更加宽容与坦荡,那份从容与淡定,我知道,不全是遗传因子与书本上给他的……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一叶风帆,让我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穿行,让我拥有“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顿悟。每当我和儿子读到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时,心灵的确仿佛被圣洁的光芒照耀。而旅行带给我和儿的,不仅是身心愉悦的享受,更多的是在旅行中不断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博爱!杭州西湖柳枝婆娑舞倩影,它们贪婪地吮吸着甘露;鼓浪屿岛上不知名的小花,点缀着温馨的厦门一隅;小草遍染了阿尔卑斯山迈下的奥地利小镇,是为了美化大地,更是为了报答春风……在大自然里,我渐渐的学会安静地看一池秋水,去听它演示的清净义,而儿子面对惬意躺卧在乌镇河岸的小猫咪,会像柔情的妈妈,倾听猫咪的呢喃,给它深情的抚摸。这份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清静,是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的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陶冶出来的,多年的旅行经历,不得不说,山水怡情!大自然会告诉你,这世界永远比你想象中的宽阔美好。


我想旅行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陪伴了。大人放下忙碌的工作,孩子放下繁重的学业,在互相依靠陪伴关注的状态下,走出原有的生活环境,走向自然山水,走向异国他乡,带领子女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另一番美好天地。滋养心灵的同时,必会加深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 就是父母那明媚的心情和耐心的态度!孩子最爱:父母的笑脸!感谢旅行,让我变得越发热爱生活,随性洒脱,从容淡定,心态年轻,无畏将来;感谢旅行,让儿子达观向上,眼界宽广,身体健康,自信独立,宽容友善,……
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说走就走,虽然是人生一种华美的奢侈,但也是最灿烂的自由。哈佛大学的一任校长曾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而从小开始的旅程就是拓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那就带上孩子真切地感受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