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一所由西医书院及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的大学正式创立,国父孙中山先生成为这所学校的首届毕业生;
1927年,这所大学的中文系成立,一批闻名中外的学者从这里脱颖而出,比如张爱玲、朱光潜、黄霑;
2001年,这所大学经过接近百年的综合、裂变,由建校初期的3个学院发展为10个学院;
2018年,这所大学已成为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
没错,它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香港大学!
今天——香港冬令营的第五天,康桥游学营带领孩子们来到香港大学,去百年名校聆听梦想的声音。
自发的光碗行动
在出发之前,孩子们当然要先填饱肚子啊。所以今天孩子们来到了当地一家茶餐厅,和香港人一起品尝地道的港式早餐。这些美食有多好吃呢?你看看孩子们的“光碗模式”就知道了。
震撼人心的百年校园
一走进香港大学,孩子们就被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所震撼。在文化的浸染下,仿佛校园中的一草一目、一砖一瓦都有特别的韵味。
当孩子们了解了香港大学的历史后,想必对当时的峥嵘岁月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深刻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不知道孩子们心中的远大目标有没有被唤醒呢?就让我们在之后的成长中拭目以待吧!
结果喜人的英语演练
“同学们,老师刚接受到一个小组任务!各位同学分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一位外国朋友,用英语说服对方和你合影留念,就算完成任务。”
“啊,还有任务?”
“我英语说得不好啊……”
老师看着同学们各抒己见,又补充了一句,“完成任务的,晚上会有奖励哦!”
So,每组小朋友四处搜寻歪果仁,并用平时所学的英语跟他们交流。
刚开始5分钟,李博的小组就完成了任务。有些小组成员一开始还比较害羞,但他们看见其他同学都那么勇敢后,就有样学样,大胆放开自己,很愉快的跟歪果仁交流起来。
红墙黄瓦的理工大
在香港最繁华的尖沙咀,有一片红色的建筑物,那就是著名的香港理工大学。
面对着理工大学的知名建筑强,孩子们像《三体》中的罗辑一样展开“面壁计划”。只不过罗辑是在和三体人抗衡,而孩子们则是在沉思中找到自己的未来。
创意无限的手工制作
行走在理工大,看着周围茂盛的花草树木,孩子们观察着树叶的形状,研究着蜗牛的结构,突发奇想地要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比赛。
看,这是孩子们做出来的三组作品:
第一组用枯黄的树叶包裹着鲜花,不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吗?难道孩子们身处香港也不忘老师们的教育之恩,借此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吗?
第二组作品是用树叶拼贴成的“大白鲨”。看来孩子们对昨天的海洋馆之行印象颇深啊!
第三组作品是“飞机+花”组合,孩子们自主分工,有设计师、材料师,还有小助手,共同将他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今晚是孩子们在香港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他们又会向大家分享些什么呢?家长朋友们是不是等不及见到孩子们了呢?且让我们持续关注孩子们的行程,静静地等待明天的到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