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小人儿写作业,写着写着,小人儿说写的累的不行,我说,那就出去转转吧。
突然想起以前住的后村小区,一到晚上,小区门口就会有很多小食摊。
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家夫妻俩,卖各种小炒,那个时候,小人儿最喜欢吃那个叔叔炒的细面,味道确实不错。
叔叔特别喜庆,态度又好,喜哈哈的。
阿姨看起来性格特别好,每次都笑嘻嘻的。
都过去了四年了,离开那以后,再也没有晚上去过那里。
小人儿说,估计很可能那个叔叔阿姨都不在了,已经这么久了,要是他们还在就太好了。
是啊,都过去了4年了。
到了之后,发现有所变化,门口有了一点点绿化,看起来干净些了。
找了一圈没找到,不过有一家小炒,最后决定尝一尝。
我要了炒麻食,小人儿尝了一口,就要了一份炒细面,吃完,觉得味道还是不一样的。
和小人儿在附近转了一圈,聊起以前的种种,还有之前住过的2个院子,小人儿颇有感慨的说: 妈妈,你还真是杜母四迁啊。
小人儿的孕育,出生,是在一个厂区的院子,我们住5楼,是要爬楼梯的,老小区没有电梯。
屋子面朝南,采光很好,记得阳台上有房主留下的一盆不知名的花,我基本都不管,有一天却发现突然开花了,还很漂亮。
厨房一到夏天很热。
阳台的楼下是公交站牌,每天早晨基本都是被站牌的提示音呼叫醒的。
为此,先生挺苦恼的说了几次。
住在马路边,不就这样吗。
但楼下早晨的早市就很方便,新鲜又实惠,种类又多。
后来生了小人儿,还记得从医院回家的那天,一楼到五楼,我爬了好久好久好久……
小人儿不到百天,房主的房子要收回了,于是就又找房子。
最后找在了隔壁的军区大院,新房子,房主不在西安,空间很宽敞,适合宝宝爬行,虽然相比之前贵了点,但好像也就这个比较适合了。
这一住,住了2年。
阳台对面是参谋长家的别墅,带着小人儿看了2年,阳台上看了,下楼还去人家院子前看蔬菜,喂鱼,看鸡叫。
别墅的院子里,有一棵高高大大的果树,什么果子竟然忘记了。
院子里的前方有鱼塘,小桥流水,养的鸡,狗,各种蔬菜,鲜花。
常常会想,什么时候我们能有这样的院子呢?
2年后,房主的身份可能升级了,换了更大的房子,所以这所房子要收回,我们也不得不再次搬家。
在这个小区,和小人儿一起长大的小朋友有好多,每天清晨都会被幼儿园的早起音乐叫醒耳朵,然后一起排排坐在小区幼儿园的操场外面看幼儿园的小盆友跳操玩耍。
小区的北门口有一个大书店,中午下班回家等姥姥做饭的时间,我都会带小人儿去书店转转,不认识字的小人儿依然很有兴致,对书店里的各种陈列品都好奇不已。
真是一段特别欢乐的时光。
这个时间段里,我们买了自己的房子,但楼还没有盖好,所以我们还得租房子。
这次是一个城中村的改造小区,里面的人很杂乱,但生活配套还比较齐全,买东西特别方便,不想做饭了,出门就是各种小吃,就是接地气的那种市井生活范围。
小区里面也有一个幼儿园。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出门,快到小区门口时,突然被一个凭空落下的东西砸中了我的脊背,等我反应过来,一瞅,竟然是一只拖鞋……
瞬间无语了……
小人儿在这里上了2年幼儿园,交了一个特别要好的小朋友,2个人在一起特别玩的来,经常互赠喜爱的玩具,有时周末我也会带着他们2个人一起出去玩。
再2年后,我们的新家可以入住了,于是就又搬到了曲江。

这张风景无限美的图片,就在我的家门口,也就是西安曲江南湖。
当初选择曲江,是觉得曲江是新开发的区域,整体环境好,绿化也好,道路宽敞又整洁,人们的素质各方面相对会好很多,是我们在西安的理想居住地。
到现在为止,都很喜欢曲江的人文,环境,地理,越住越喜欢。
家门口有个大大的公园,绿水环绕,鸟语花香,鸭鹅鱼虫。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别有一番景致。
像极了江南水乡的调调。
每天清晨围绕这样美好的景象环湖一周晨跑,别提多惬意了。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美好的生活。
带小人儿也去过很多地方,市内穿街走巷,市外爬山涉水,省内省外,国内国外……
小人儿还是更喜欢曲江,我也是。
也许以后还还有5迁6迁7迁8迁……
但我想,一定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