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碎片时间

作者: 迷路的指南针 | 来源:发表于2016-05-26 00:30 被阅读2857次

写在前面: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其本质其实是对任务进行管理和优化。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年8760个小时,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让它变长或变短。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优化任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有志向的“斜杠青年”来说,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想学的东西太多与自由支配时间太少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吃饭睡觉,跟朋友逛街扫货,要交友要恋爱,还要旅游度假,忙的不可开交。

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培养画画、吉他的爱好,培养PPT、思维导图等工作技能,培养英语、EXCEL等工作优势。任务一大波一大波地袭来,可我还是原来的我,根本难以招架。

提到我的时间管理,就不得不提初中时一篇叫《统筹方法》的课文。作者华罗庚,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烧水泡茶需要做4项工作: 1. 洗好开水壶 2. 洗好茶杯 3. 准备茶叶 4. 冲开水泡茶。 要完成这几项工作,可以有以下几种顺序:

1.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等待水开;水开后,再洗茶杯,准备茶叶,冲水泡茶。

2.先洗好水壶,洗好茶杯,放好茶叶,一切就绪,再放水烧水,水开后再冲水饮茶;

3.洗净开水壶,灌水烧水;烧水过程中,洗茶杯,放茶叶,水开后泡茶喝。

(对,就是这种类似把大象关冰箱的节奏)但是,华爷爷抖开包袱,说:

在烧水等待水开的过程中,做好洗杯子放茶叶等等准备工作,就可以节约大部分时间。

这是我人生接触的第一个“时间管理”案例,也是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

1. “叠加”你的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你说,我平时不喝茶,干嘛跟我讲这个?来来来,往下看:

我们每天的时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吃饭睡觉通勤上班等无法缩短的,我称之为“固定时间”;另一部分如看视频、玩手机、周末逛街等,我称之为“弹性时间”。后者是能够通过我们的意识来控制的,对于“弹性时间”进行的时间管理,才更有意义。

最典型的利用固定时间的例子,是你每天上班的通勤时间这一段。路程可能30分钟-90分钟不等。在车上(这里只以地铁、公交通勤的白领为例,自驾车暂不考虑)受环境限制,时间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机、IPAD,Kindle等电子设备进行如下3个方面的利用:

阅读类--Kindle、手机阅读APP如当当阅读、掌阅等,可以看热点新闻、电子书籍、杂志、;

视频类--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等APP,观看下载好的编程课程、口语教学、PPT课程;

音频类--如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等广播类APP,节目可以是脱口秀、讲历史、听名著,今天听同事说,美剧现在也可以“听”了;

以每天早晚通勤时间2小时计算(在北京,这个数字相当普遍),一年工作日按照260天计算,得出2*260/24=520小时,相当于21天!如果你通勤时仅仅是刷了微博,看了朋友圈,让本来可以停留的时间从指缝中溜走,真的很可惜。

实际上,利用每周的通勤时间,完全能够轻松看完一本300页的书。我写书评的两本书,都是在地铁上看完的。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认为地铁上读书、看Kindle招人嫌,这是别人的思想,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对于弹性时间,在了解到每天地铁刷朋友圈一年能够消耗掉3个星期时,难道还不能激起你优化弹性时间的欲望么?

2. 替换不良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据说我们普通人一天的行为,90%都不是经过大脑思考后才执行的,而是习惯自然支配。比如你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自己刷牙时是先挤牙膏还是先接水。因为这你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执行这个行为的大脑部分经过长期刺激,收到这个“刷牙”指令时,不需要分析,身体就会自动发生动作,也就是说,形成了“条件反射”。

同理,无论是习惯养成前期,中期还是后期,我们都可以通过“干预大脑的指令-改变习惯-替换习惯”这个模式,来形成良性循环。注意,此处还有一个重要的助推剂,就是“有利刺激。”它会最终像一剂催化剂,能够帮你完成习惯的替换,带你领略奇迹时刻。

比如,你习惯晚上刷朋友圈,给朋友自拍照点赞后再睡。而你又觉得最近新出的美剧没有看,想看看男主帅不帅。当你意识到这点时,可以尝试着退出朋友圈,打来**视频来看美剧。由于美剧制作精良剧情紧凑,你看后大呼过瘾。

由于之前形成的“刷朋友圈”条件反射的提醒,在你退出视频APP时你会想到,此时此刻好像我应该刷个朋友圈再睡觉。不然我天天自拍的闺蜜没见我点赞,怎么能睡着?(给自己傲娇的想象力点个赞)。控制不住“习惯性“动作,又打开了微信。但这时已经23:00,你已萌生困意,哈欠连连,于是还没翻到你闺蜜的照片,便倒头呼呼睡去。

第二天你醒来时会发现,虽然昨天忘记了给闺蜜点赞,但是看了美剧中帅帅的男主,又顺带着刺激了学英语的耳朵,还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呢。如果这样想,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替换的阶段。接下来,要保证“有利刺激”(这里面,能够看帅男主和练听力就是有利刺激,这种正向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刺激存在,这时你只要在下次睡前刷朋友圈时,稍微跟大脑抗争一下,说我想看美剧。由于之前受过良性刺激(可以理解成大脑收了你的“贿赂”),大脑会较轻易地接受新习惯,完成不良习惯-良性习惯的替换。

同理,你可以将习惯进行替换“升级”。比如晚上看美剧“替换”成跑步,周末逛街“替换”成健身”。

我们可以完全“消灭”一个习惯,但那往往会像解毒一样困难,你的抗拒也会非常大。而在保证有利刺激前提下,有意识地替换,则能在避免推翻强力大脑指令的条件下,麻痹并“包抄”,这时往往能做到如润物细无声,轻松完成替换。


3. 适当分任务给别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但是,时间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有的人一直很忙,有的人一直很闲。如果能够让闲的人,代替自己做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不就能够解放你的双手了么?

你可能会说自己不是主管更不是领导,谁来当我的“接盘侠”啊?

思路放宽不必局限于公司,如果你毕业找工作期间收到了心意已久公司的面试邀请,必须准备面试。可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还没写,怎么破?找英文好的同学代劳,或者干脆找万能宝外包啊,省时省力省心。快餐可以上门,洗衣服可以上门,甚至按摩、修电脑手机都可以上门,这些完全可以省下自己的世界。

有的大城市白领下班还要买菜做饭,现在有些超市已经可以直接在线下单,送货上门,而代价不过是菜价贵了几毛钱而已。省下来的时间通过看专业书、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得到的回报很可能是菜价优惠的数万倍!

4. 分清轻重缓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年某个省的高考作文是开放命题:一个空瓶,先后在其中放入了大石块,砾石,沙子,最后放入了水。如果顺序倒过来先倒进水的话,会怎么样?之前排在第一位的大石块,可能就没机会放了。得分点,就在于有限生命(瓶子)如何处理不同事情的顺序。

如果任务多,建议用手机APP进行分类管理,工作、生活任务一目了然,如图下图左图所示。

找到你生命中的“大石块”

人处在不同时期,顺序当然应该与时俱进。大学生时课程和社团是大石块,游戏是水;青年时客户要求加急的任务是大石块,你的工作计划是水。中年时健康是大石块,薪水是水。所以这个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长期来看,如果你最终打算跳槽自己创业,那么白天的大石块是为你老板工作;下班之后,就必须腾出时间来,给自己充电了。从而避免你的时间被“水”给稀释掉。

5. 合并同类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可能周一想起自己缺件衣服,决定下班后逛个淘宝。周二你浏览的某某店推送说上新了,你中午吃饭时看到了又要买买买,时间又过去半小时。你要买本书,决定周三晚上又看评价是否正品又看书评,花20分钟搞定了。可是周五某电商又搞活动,满200减100,于是又赶紧把畅销书都收入囊中,一看表,已经晚上10点,背单词的计划只能推到明天。

这种情况,我们都多少经历过。东西要买,事情也要做,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合并同类项”,简单说就是同类的事情放在一起做。电商,可以每月1号给自己预留出时间,把一个月的东西全在那一天购买。这样做能保证你的目的明确,可以避免受到电商推送,购买A的消费者,也购买了BCD。不要点这些,点进去你会发现一直点到Z也不会到头,会从A1继续排列的!这样的网页设计就是想法设法增加你停留在网站的时间。

同理,洗衣服可以3-5洗一次,图书馆还书月底去一次,借/还全搞定。能够同时做的,绝不分开做。不要反复抓起沙子,要做到一次搞定,然后奔向下一个目标。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欢迎批评指正。大家有什么时间管理的独门秘诀,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体验分享的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fe231bd10950:那个app报时不准,还有碎片时间要基于自己经济基础,不是省几毛,而是几十几百了
  • 迷路的指南针:客气了,有用就好。
  • 4300ebe9a988:感谢分享
  • 沐风栖岩:哈哈,我现在生活节奏没那么快,没那么励志,但一看我们就是同一种人。我现在利用看晚课的时间看书,没课的时候去美术组画画,虽然碎片时间还没被全部利用,不过读完你的建议,我还真的可以重新安排一下~
  • 赢在青年:那么多的碎片化时间,很多时候是悄无声息的就过去了。其实很多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到的东西,用心整理出来就很好了。
    迷路的指南针: @赢在青年 就是这个道理 近期会写关于暗时间的书评,敬请关注~
  • voidsky_很有趣儿:直接打赏
    迷路的指南针: @voidsky_很有趣儿 好啊,我写的,还有看到好文章可以推送给你 微信收藏里就有很多 Vincent7IRONMAN我微信
    voidsky_很有趣儿:@迷路的指南针 我现在准备做一个公众号,专门写还有收入观点新颖,有意思而且有实用价值的文章。
    迷路的指南针: @voidsky_很有趣儿 就喜欢任性发红包的,哈哈 说明我的文章还是有用的,继续努力,继续挣打赏!
  • 薄荷叶薄荷心:上面截图用的啥时间工具
    迷路的指南针: @你是我的夏天 客气。
    薄荷叶薄荷心:@迷路的指南针 OK,谢了,我去找找看
    迷路的指南针: @你是我的夏天 高效Todo
  • 01231929f44c:特别棒,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记载的好方法分享出来,特别好,谢谢
    迷路的指南针:@胖大 谢谢,对你有用就好!
  • 81488e76e344:手机APP是哪个?
    迷路的指南针: @摩天小羯 高效Todo
  • 小胖在路上额:在深圳,工作的压力逼迫着每个想进步的人充分利用通勤时间来学习!
    迷路的指南针: @小胖在路上额 加油,要记得自己的梦想
  • a7c86b249918:方法很好。这样一来,人仿佛就是一台机器,其实自己逛一下超市、菜市场买东西和别人送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人还是要生活的。
    迷路的指南针:@Angel_zhumei 周末还是要休息一下的,吹吹风,散散步,不然真的是身心俱疲
  • dfb1068315b7:谢谢分享,受用了!
    迷路的指南针: @zoey柔依 多谢支持!
  • 飞翔的荷兰猪:利用碎片时间正是我现在要学习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希望自己可以变得优秀
    迷路的指南针:@汪小喵9547 谢谢支持,对你有用就好,以后可以多交流
  • b059b277879d:碎片化,整合化
    b059b277879d:@迷路的指南针 嗯嗯,😊😊😊
    迷路的指南针:@b059b277879d Binggo!
    迷路的指南针: @b059b277879d 对,就这个意思。理念结合自己实际,慢慢就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 大黄河人:说的很好,很用心,也接地气。
  • 碗碗Hedy:超级棒!想问问管理时间的app,有什么推荐的吗?:smile:
    狗艺术:滴答清单
  • f9724274fdbe:想知道手机app分类管理的是用什么软件
    f9724274fdbe: @迷路的指南针 谢谢啦~
    迷路的指南针: @王胡靓哥 文中的是Todo List,其他的还有番茄钟,奇妙清单等等
  • 639d0655bc6e:很不错的文章,里面关于习惯的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参照的《习惯的力量》,记得里面有写。
    639d0655bc6e:那感悟还挺深的
    迷路的指南针: @书影球 这本书在购物车里,还没买。大多是自己的感悟。如果有引自某本书,我会明确标明的。等到书到手了看完后会写书评,欢迎届时关注。
  • 豆子er:我也是利用地铁上班看些书
    豆子er:在地铁上,看得书会偏向于轻松点,不需要做笔记的。比如说一些作者感悟,评论的书
    迷路的指南针: @niki财猪 哈哈,用心的作者就会遇到用心的读者,反过来也一样
    迷路的指南针: @niki财猪 握手~你都看什么类型呢?理财,还有别的么

本文标题: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碎片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jt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