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每天300字每日一篇
人性的深刻揭示——读司汤达《红与黑》

人性的深刻揭示——读司汤达《红与黑》

作者: 黄土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22:03 被阅读0次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仍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对人性的描写和揭示。

小说围绕着法国复辟王朝封建势力和个人奋斗的失败而展开,主人公于连只是一个个案。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凭着天资聪颖,记忆力超人,被推荐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从小就崇拜拿破仑的于连,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他一方面竭力想跻身上等社会,另一方面又仇恨上等社会的人物。人类从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后,在其发展过程中,欲望是人类的共性,并非所有人可以控制自身非道德的欲望。一旦欲望膨胀,有些人会被私欲所吞噬,道德底线即会丧失。于连虽然仇恨上等社会的人物,但是,遇上了市长夫人德.瑞娜,他的欲望先是占有,后来又发展为真爱。德.瑞娜夫人与丈夫没有感情的夫妇生活也正好让于连钻了空子,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于连与另一个相爱的人是侯爵的女儿玛特儿,她高傲,向往爱情的浪漫,她主动追求于连,这正合于连的心意。一方面,能娶到侯爵的女儿,有了仇恨上等社会的资本;另一方面,跻身上等社会就有了跳板 ,满足了“出人头地”的欲望。

表面上看,于连占有了市长夫人,又与侯爵女儿成了情人并有了孩子,欲望成了现实,似乎“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是,法国复辟王朝势力岂能容忍下等人“出人头地”。于连的厄运来了,最后被推上了断头台。

司汤达塑造于连这一青年形象是抱着矛盾的态度。一方面是同情他的悲剧结局,一方面是揭示他人性的欲望。红,代表军界;黑,代表教会,红与黑都是于连的欲望。司汤达同情青年于连主要在于个人的欲望是不现实的,个人的奋斗道路在法国复辟王朝势力下,原是不存在的。

《红与黑》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人性揭示也是非常成功的。比如市长德.瑞那庸俗猥琐,唯利是图;德.拉.木尔侯爵的等级观念,竭力反对女儿嫁给下等人;于连的父亲老索黑尔斤斤计较,视金钱胜于亲情。两位女性形象也各有特点:德.瑞那夫人朴实、单纯,富有同情心;十九岁的玛特儿充满想象,竭力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爱情生活。

相关文章

  • 人性的深刻揭示——读司汤达《红与黑》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仍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对...

  • 《红与黑》的影子

    今天,我们来谈谈司汤达与《红与黑》。 01 司汤达与《红与黑》 司汤达这人非常自信。即便是在最低谷的时候,他也一再...

  • 《红与黑》司汤达

    今天看完了司汤达的《红与黑》。 主人公于连·索海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自尊心极强,不能忍受别人看不起他,一丁点儿也...

  • 红与黑 司汤达

    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

  • 《红与黑》司汤达

  • 《红与黑》司汤达

    此文章是为了总结我对《红与黑》的脉络的认识和理解,以便观察以后自己的理解上是否有变化。 维里耶尔,于连出生的地方。...

  • 《红与黑》——司汤达

    这本书看了很久,开始在手机上电子阅读,太长了,内容里面很多都是和当时政治、时时事联系,冗长,看不下去了,就借了纸...

  • 《红与黑》司汤达

    一个人在二十年华 当想人生在世 有所作为 才最最重要

  • 世界名著《红与黑》中的绝世佳句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被人称道的作品,很多读者正是通过《红与黑》才真正认识司汤达的。...

  • 《红与黑》——满座衣冠似雪

    满座衣冠似雪 ——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贝尔特谋杀案为蓝本,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的深刻揭示——读司汤达《红与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mm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