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锻炼,昨晚跟儿子约好早上七点出门跑步。但晚上感冒似要发烧吃了药昏沉睡到九点,起床后问儿子,他嫌太阳大不肯出门,于是自己换了衣服拿上帽子耳机,直奔南郊公园。
年轻人身上气血旺盛,我这四体不勤的,需要隔断时间就出门,晒晒太阳。
我对阳光似乎有种执念,小的时候冬天特别冷,我住的地方是家里二楼北边的小房间,一天晒到阳光的时候不多。所以,如果有一天老师没有在放学时留堂,我们走出校门,炽热的阳光已经消歇,我们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冲着紫红色的晚霞冲过去,骑进去,是最美的时光。
更早一点,是在小学的砖瓦房外面,校长摇响了当当当的下课铃,我们在教室外面的墙上排成一排,脚抵着脚肩顶着肩,挤暖。用尽了蛮力,谁被挤出队伍谁就输了。那时的衣服真是结实,怎么挤怎么可劲造都不坏。
家乡的冬天没有暖气,而且离徐州的煤矿远,煤球金贵,各家也没有生炉子取暖的习惯。
那就只能像冰疙瘩一样,冻着!
所以,当河流上的冰冻融化,当地底的种子萌发,我对春天温煦阳光的渴望到达了极点。北方的春天没有南方热烈,有个音乐剧般的起承转合,有个循序递进的过程,含蓄蕴长。你就看那大地,像一块美丽的长毯,柳叶的嫩绿,迎春的金黄,桃花的粉红,梨花的洁白,月季的火红,春天的画笔轻点慢染,河流活了,山川活了,花鸟虫鱼活了,一切都鲜活着,热烈着,不负春光,生长。
所以,到南方后,我还是执着于买一个朝南的房子,阳光充足。奔波辗转,在一个一楼带小院的房子定居,阳台上,院子里,盛满阳光。
记得疫情封控时,久居室内,突然在十点钟左右看到阳光和院子洒满阳光。我惊喜地邀母亲出来晒太阳,母亲笑我:“这院子里天天都有阳光,想什么时候晒都可以,有什么稀罕的!”
她不知道我们这些清晨出发傍晚归来,久伏几案的人对阳光是多么的稀罕。
天气已经有点变化,从长期的暑热中变得干爽了一点,热还是照热,没有那么闷。出门走了一会,并不多汗,我像是由西瓜变为了橙子,前几周锻炼汗如雨下,今天锻炼,要榨一会才有。
跑道边摆摊的人没有太多变化,一个卖豆腐花的大姐,戴着眼镜,边刷手机边卖,不吆喝,买者自便。再往前是一处水果摊,各种水果,可能跟市场价便宜一点,或者不便宜,上次他把九个红肉火龙果摆在地上,我问他为什么摆,他说十块钱九个,有人说果小,我摆在地上给她看。哈哈,一个实诚的人!
在水果摊和前面的凉茶摊之间,新出了一个摊儿,快捷理发,儿童5元,大人10元,牌子上这样写着。有个大叔正在理发,花白的头发理到大半了,理得还挺清爽的。
往前经过一个糖水摊,再往前就是一个生鸡的摊位,老板开个小三轮车,车厢里放了一个三层的鸡笼,鸡笼前放了一个大的水箱,估计是放的开水烫毛的。其他就是切安刀具等,每只鸡都有个号牌,一次看到她问买好离开的美女是不是35号。她的档很忙,好似卖完就歇摊儿,有一次我们给她算了个账,如果一只鸡挣七八块钱,30只鸡也能挣两百多,跟上班打工的人比,不算少数目了,而且不用风吹雨淋,时间自由,出摊歇摊自己说了算!
当跳出对于生活有限性的设想时,生活的无限可能性与精彩度才会绽放。
哪天我也去养猪卖猪算了,老彭感慨。前年他在单位一块僻出来的地方买了三四只香猪,没成想,两三个月就生一二十只小猪,一年下来圈里四十只小猪肥嘟嘟地哼哼。那真是个好生养的宝地啊!哈哈。
在公园外圈散步的,跑步的人比平时少了,可能趁长假外出旅游,或者他们回家乡过中秋了。
迎面走来了一对母子,以前他们在公园里面锻炼,今天人少,来了外圈。
第一次见他们时还是去年,年轻人坐在水泥长椅上,老母亲扶着三角拐杖学走路,应该是刚刚中风康复,在这个空气好车少人少的地方做复健。老人家走得很慢,看得出来她调动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用出了全身的力气,去走那每一步。
可是,她的身体好像顽皮着不听她的指挥,颤颤巍巍着,浑身颤抖着,一步几分钟的速度,跨过去只走了一小点。
我坐在旁边的长椅上,好半天她才走了不到一米,不过我心里知道这有多难,而且也需要家人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她才能勇敢地,一步步往前走。
奶奶中风瘫痪在床时,我们忽略了复健的重要性,没有陪她打破恐惧与退缩坚持复健,卧床半年后她就再也没有勇气和体力起来走了。
你看眼前的阿姨,没到一年时间,她已经把三角拐杖换成了独棍拐杖,右手胳膊用方巾包着吊在胸前。我看着她慢慢走,不是那么颤巍巍的了,虽然慢,但是稳了很多。真为她高兴,一个人指挥不动自己的身体时,那该有多沮丧,真好,她征服了自己。
刚搬来这个小区时,也有个阿叔天天从门口走过做复健,他很开朗,老远就跟我打招呼,虽然他压根不认识我。
半个月前去买菜,在后门看见他进来。
“阿叔,你能走出去买菜啦?”
“嗨呀嗨呀。”他咧着嘴笑了,年轻时应该蛮帅的。
“那你真厉害!”我向他竖了个大拇指。
“嗨呀!再会啊,靓女。”他自豪着,大声道别。
生活还是蛮美的,只要没有走到终点,暂时倒下,只要有勇气有信心,随时可以重启。
阳光照着花花草草,上次来时护理工人刚割的草又长高了,迎着阳光,顶着穗尖的一滴滴晨露,晶莹的露珠像是小小的水晶珠,女儿要是也来的话,她一定会说,“哇!露珠里有彩虹诶。”
带着她出门,经常能从她的眼中,看到很多的美丽和惊奇。
我们也曾经可以,只是我们走得太快,快得我们把很多东西都遗忘了。
阳光之下无新事,我不大赞同这句话,他说的是人类社会的运行与秩序,走着大或小的轮回,那是屋子里的,无新事。
可是,当你走出屋子,来到大自然中,阳光之下,到处都是——生的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