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小乘修行次第 罗汉果位

小乘修行次第 罗汉果位

作者: y湘水芙蓉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22:31 被阅读0次

        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中文意思是“预留果”,断了五个见惑,但是根本思惑还没有解脱,因为余习未断,所以要七还人间。余情未了,还要在人世间轮回七次。如果七还人间时,不知道再进修,还是会后退的。

        二果罗汉“斯陀含”,是“一还果”了,思惑的根拔出来一点,死后再来一次人世间,把所有的债务还清了,可以到另外清净的地方去,也只能算是暂时请假,还非究竟。

        三果罗汉“阿那含”叫做“不还果”,不回到人世间来了,直接从天上证四果入涅槃。佛经上说,他们涅槃的时候有几句话:“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梵行已立,我生已尽,天人清净境界的修行,已经建立得到了。所作已办,欠下的债,都还清了。不受后有,不再来了。

        四果罗汉“阿罗汉”,阿罗汉是译音,阿是无的意思,阿罗汉就是无生,永远没有烦恼,没有魔障,心中见思惑都断了,此心永远清净光明。这四个罗汉的果位,包括了三界的天人。

        初果、二果罗汉死后不来,就暂时升天去了,升的不是色界天,而是欲界天。我们中国人讲的三十三天,是欲界天的一个中心而已。这一层的中心并没有离开日月系统;所谓欲界是指生命由男女情爱结合而延续的。不但人是如此,任何的生物都是由两性雌雄的关系而来,因为有爱有欲,所以称为欲界。欲界里的天人地位比我们高,譬如普通民间拜神拜仙,称所拜的神、仙是菩萨,这此都是欲界天天神的境界。初果罗汉死后往生,是上不了色界天的,只是升到欲界天而已;因为他只断了一部分的情,而且这个情是压下去的,欲的根未尽,所以仍在欲界天。

        到了三果,才能升到色界天,色界天的最高处“大自在天”,佛经中又叫“有顶天”,好像天顶有盖一样。佛经中说,假使从有顶天丢一块石头,佛说要十二万亿年才能到我们这个地方。换句话说,欲界天还在这个银河系统,色界天已经超出银河系统了。

        再上层是无色界天,那就难爬了,大阿罗汉可以到。大阿罗汉差别很大,譬如须菩提、阿难、迦叶尊者,有时也称大阿罗汉。严格讲起来,释迦摩尼佛也是大阿罗汉,不过,他这个大阿罗汉就大了,大到叫如来了,所以到达大阿罗汉的境界很难很难。一个人要把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洗刷干净,平等,慈悲,爱一切世人,设法除掉见思两惑,才能圆满。

        三界的见思两惑叫做“八十八结使”,欲界里最多,像八十八个疙瘩,结在一起。能修行解开一两个,就已经了不起了。真正的修行,就是解开结使,转变自己心里的行为。心理行为转变了,进一步能够把智慧开发,断了思想上、见解上的偏见,才叫解脱。学佛修行,不论大乘小乘,都是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持戒,就是戒除贪嗔痴慢疑,断除见思惑。持戒就要定力,所以要修定,打坐不过是修定的一种方法而已。真正修定要随时都在定,心中凝住在一点,止于至善,固定在善的一点上,这时,人十八结使还没有动摇,要到达智慧发起了,结使才开始有一点点动摇;等到解脱了几个结使,才能脱了思惑。

        知见又不同了,见是看到,看到智慧,见到性空缘起真正空性的一面,性空缘起翻过来就是缘起性空。所以佛法各宗各派,认为只有修中观才对,惑修什么才对的,都困在五见里的见取见了。主观认为只有这个才对,你已经被它束缚住了。所以,要把这一切解脱了,才能叫做学佛。

     

相关文章

  • 小乘修行次第 罗汉果位

    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中文意思是“预留果”,断了五个见惑,但是根本思惑还没有解脱,因为余习未断,所以要七...

  • 【缘悟】四果罗汉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小乘佛法中修行次第的四个阶段(果位),合起来称为“四果罗汉”。也就是说,要修到...

  • 认识佛教里的阿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 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 ...

  • 佛教神仙体系介绍, 各种常见佛和菩萨画像

    佛教中神仙名称很多,主要的是佛和菩萨、罗汉。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 在小乘佛教中,佛一般...

  • 24、末法时期为什么需要集体修行和修炼?

    几千年前,释伽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多数的修行者都具备小乘能力,靠自己的能力就起码可以证得罗汉果位。但是,到了现在的末...

  • 小乘修行次第 思惑

    “思惑”也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也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什么是贪?贪名利,贪感...

  • 小乘修行次第 见惑

    佛学分成大乘和小乘,严格的讲,小乘里头又分两个: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也叫独觉。像阿难、须菩提等,在佛的弟...

  • 「轉」 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

    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

  • 20180122----19/90

    有没有菩提心,是判定大乘或小乘的根本依据,同时也决定了今后修行成就的大小。小乘的罗汉只顾自己出离轮回,而大乘菩提心...

  • 师父的开示2

    今天师父过来讲课:说到修行如果修行自己到不错和无漏的境界,就是证的罗汉果位,修到自修利他的境界,就是菩萨的境界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乘修行次第 罗汉果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cm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