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体验课的老师是一位幽默富态的胖子。他先介绍了扎染的染料来源,蓝草。
老师展示的植物叶子绿油油的,却被称为蓝草,那是因为蓝草的叶子是提炼靛蓝的原料。
课后查了蓝草的资料,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蓝)的植物,均可统称为 “ 蓝 ” 。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取净叶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因形如淤土,故又称“土靛”。 十字花科的菘蓝为二年生栽培植物。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爵床科的马蓝则为灌木状多年生草木,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现江浙地区也有引种。靛蓝的粗制浮沫即中药青黛,蓝草的根即著名中药板蓝根,其果为中药蓝实。它们皆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之药效,可用于防治流脑、流感及肝炎等传染疾病。

想起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和广西民族村,都有看到过关于植物天然染料的介绍。
在古代,绫罗绸缎,华美刺绣成本很高,只有达官贵人和富商才承担的起。普通百姓只有棉麻白衣蔽体。
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勤劳智慧的布衣百姓,总是善于观察,探索和尝试。用身边常见的植物提取染料,来美化自己的衣物和食物,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栀子黄,苏木红,郁金,薯莨,蓼蓝,这些有着美丽名字的植物曾经与古人生活中的色彩密不可分。





后来,当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不满足单纯的染色,扎染让美丽神奇的图案魔术般出现在衣物上。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何时尚无定论,无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堂上老师只教授了最简单的捆扎方式,先把纯棉白T恤拦腰对折,再中轴对折,把其中的一个角用橡皮筋隔段扎紧,像一条小辫子,再先在清水中湿透,再把辫子放到染缸染色,几分钟后拿出拧干,前胸后背出现神奇的对称类似八卦图的图案。
老师说,影响成形图案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捆扎方式会诞生不同的图案,即使使用相同的捆扎方式,因受捆扎松紧程度影响,图案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手工扎染的神奇和魅力就在于魔术一样的变化莫测,这是机械印染所不具备的个性化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随意捆扎的手法,把手里的纯白T恤揉成一团,用皮筋五花大绑,先放到清水中湿透,再丢到染缸里,几分钟后拧干,四件T恤风格相似,被称为蓝天白云系列,但是细节迥异。
侄女的作品,因为捆扎松散,染色较重,大片蓝天只有几丝白云。我的作品,捆扎太紧,蓝天被大片白云覆盖。侄子的作品松紧适中,蓝天白云对半。儿子想要与众不同,只捆扎了半袖和上半部分,染出的效果是蓝天白云渐变为大海。
孩子们对神奇的民间传统扎染工艺课程充满了乐趣,通过一堂课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深远的影响是,深刻体会到这个世界何其广阔,有太多的未知和神奇,等着我们去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