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通注(6·17)

《随园诗话》通注(6·1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5-05-14 12:47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六·一七】

 原著:袁 枚      注释:陈 立

公子,父笠湖公,刺邛州。公子自任上归,其弟蓉裳索蜀中土宜。公子赠蜀椒雅莲,附诗云:“宦久并无囊,土物置何许?且开药笼看,赠子辛与苦。”有《雨后》一联云:“坐吹紫玉树声杂,行近白莲人影香。”《渔父词》云:“若使樵青绝世,闲身愿作渔童。”

杨搢(生卒年不详),字蕴山。金匮(今无锡)人。监生。

杨笠湖,即杨潮观(1710—1788),字宏度,号笠湖。无锡人。清臣、戏剧家。乾隆元年(1736)中举,入实录馆供职。后历任山西文水县、河南固始县、杞县、林县知县,江苏邳州、四川邛州、泸州知州等16处地方官。为官清廉,颇有政声。为官之余,喜爱组织戏剧演出和戏剧创作。乾隆三十三年(1768)在邛州知州任上,修复卓文君妆楼古迹。三十九年(1774)将平生剧作辑成《吟风阁杂剧》4卷。四十六年(1781)以年老辞官回无锡。五十三年(1788)赴安徽太平县探亲,病逝于太平县。纂有《林县志》、《左鉴》。另著有《笠湖诗稿》、《吟风阁诗钞》、《吟风阁词钞》等。1963年,上海中华书局将《吟风阁杂剧》铅印出版。

邛州,一般指邛崃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自古为“天府南来第一州”,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川滇、川藏公路要塞,距成都市区75公里。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灭蜀以后,在蜀地修筑城池。临邛、成都、郫三地土地肥沃、地当要冲,临邛故地更有铁矿资源、天然气井,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故秦惠文王于更元十四年(前311)派蜀守张若主持修筑三城。因临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临邛。亦有说“南接邛来山,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南朝·梁武陵王萧纪于蒲水口置邛州,隋大业初废。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县,成化十九年(1483)复升为州。明、清为直隶州,辖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市县地,归四川省。1913年废,改本州为邛崃县。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

杨蓉裳,即杨芳灿(1754—1816),字才叔,号蓉裳,常州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文学家。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由拔贡应廷试,得补甘肃伏羌县知县。以功擢知灵州。因仲弟杨揆任甘肃布政使,例回避,改户部员外郎,与修会典。详见《<随园诗话>通注(1·28)》。

土宜,音tǔ yí,释义:1、不同的人或作物适于不同的土壤。《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晋书·石苞传》:“古者赋役,量土宜,验丁口,不责所无,不尽所有。”2、地方特产。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近日有个钦差内相谭稹,到浙西公干,所过州县,必要献上土宜。”3、土仪。《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鼂鸾)合胡无翳行礼相拜,送胡无翳土宜,里面有一疋栗色松江纳布。”

蜀椒,音shǔ jiāo,四川出产的花椒,别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既是调味品,也是中药材。椒红味辛,性温。椒目味苦辛、性寒。

雅莲,音yǎlián,实应为“雅连”。雅连,中草药名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是出产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的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干货,圆柱形,条肥壮,质坚硬。味苦。是中药黄连中的珍品,药效在“味连”、“雅连”、“云连”三个黄连品种中最佳,历代均将雅连作为贡品,因此又称为“贡连”。雅连对糖尿病(消渴症)和消疮毒有明显疗效。明代,洪雅县高庙一带民众开始尝试栽培雅连,从而出现以此为业的连农。但由于雅连栽种条件苛刻,须在海拔1800到2500米,在地生长5年,土地轮作须30年。故在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下,产量逐渐下降,直至市场绝迹。1987年雅连被列为濒危物种。2006年开始恢复保护开发种植。

宦久并无囊,意思是当官时间很久但并未得到多少钱财。此处讲“宦囊”一词拆开使用。宦囊,指因做官而得到的财物。囊:袋子。此处可以理解成钱囊、钱袋子。

药笼,音yào lóng,指盛药的器具。比喻储备人才之所。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九:“夫海内才士,诚国家药笼中所不可无。”清·钱谦益《送房海客赴南吏部》诗:“物情或可饶甘子,药笼无多辨豨苓。”

赠子辛与苦,字面意思是赠送的蜀椒味辛、雅连味苦,但一语双关,勉励弟弟要辛苦读书,成为“药笼”之中的有用之才。

紫玉,音zǐ yù,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以紫玉为箫笛之代称。唐·陈陶《题僧院紫竹》诗:“霞杯传缥叶,羽管吹紫玉。”元·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鸾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

樵青,音qiáo qīng,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四十〈颜真卿五·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肃宗尝赐奴婢各一,玄真配为夫妻,名夫曰渔童,妻曰樵青。人问其故,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新桂,竹里煎茶。”后以之为咏隐士张志和之典。“樵青”后因以指女婢。

渔童,音yú tóng,释义:1、渔家小孩。唐·陆龟蒙《渔具诗·背蓬》:“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2、唐朝诗人张志和的童仆。《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帝尝赐奴婢各一, 志和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宋·张元干《渔家傲·题玄真子图》词:“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通注(6·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nu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