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雍也篇》——雍也第六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又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和冉求(冉雍)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所长。
孔子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是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孔子对于他的这三个学生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学到知识,就鼓励和推荐他的学生们去做官。
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他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那边去了。”
宋代大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及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冉耕)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