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几度秋凉(三)

作者: 槛外羽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16:39 被阅读9次

      1937年的中秋节,对北平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含义复杂难以言说的日子。人们大抵总愿意避重就轻地相信一些乐观向好的传言与征象,却对那些再明显不过的危险讯号视而不见。

      仿佛为了慰藉老百姓悚惧不安的心情,天公作美,中秋这天的秋阳来得格外灿烈和煦,蓝天也在暖融融的阳光装点下变得越发空灵高远,几朵绵软洁白的云彩慵懒悠游,尽显一派与世无争的逍遥。

      街旁的槐树叶儿黄绿相间,以这鲜艳夺目的高饱和度色彩装点着佳节的氛围。各路小贩早已沿街排开,声情并茂地吆喝叫卖着自家商品。爆籽儿鲜红的大石榴,酸甜儿可口的秋苹果,各式各色口味迥异的南北点心,还有那神气逼真活灵活现的大小泥塑兔儿爷,真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要单瞧这一番熙来攘往喧声鼎沸的热闹气象,管保您以为这眼下还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呢。

      贾太太一早就奔了菜集,精心甄选制备了他们一家三口过节的时鲜吃食。进门正待收拾下厨,却见贾先生早已穿戴停当,正自对着衣帽镜搔首弄姿,孤影自怜。

      “一大清早儿的,嘛去?”贾太太面皮上挂着一层浅笑问道,那双圆润水滑的大眼睛里可是寒涔涔不带一丝笑意。

      贾先生名唤贾世桢,生得细皮嫩肉平头正脸,又尤其喜好捯饬穿戴,算得上一号风流俊美的体面人。他早年间在哈德门一带摆摊儿卖点心,凭借着家传的独到工艺,生意竟也越做越大。头些年盘下来一家门面,也算是闯下了自家店铺的名号。

      可就如同这世间一切文艺作品里归纳的颠簸不破的真理一般,贾先生并没有珍惜自己和妻子携手打拼多年积下的福分,随着家资渐丰,贾先生的交际圈子也变得“往来无白丁”地风雅起来。从善如流地,贾先生在鲜鱼口儿胡同给自己安置了一处外宅。

      面对贾太太的盘问,贾世桢眉不抬眼不动地说:“今儿过节,我不得聚起几家饭庄子的老板热乎热乎?咱家铺子一年到头的几桩大进项还不得只靠老字号提携。你们老娘们啊,就爱瞎打听瞎琢磨。”

      “呦,还“我们”老娘们,您贾老板还真财大气粗有见识。还记着今儿过节呐,晚上可是回来吃吧?”贾太太的笑容还挂在脸上,只看定了贾世桢问。

      “晚上还真不好说,你也清楚那帮开饭馆的老饕全是酒腻子,一敞开儿喝就没时候。你带着博宇先开饭吧,甭特意等我,我尽量奔回赶。”贾世桢忙蹙了一双秀眉,含胸耸肩拘起一副为难不已的姿态,几句话答复得情真意切。

      贾太太不言声儿了。

      贾世桢倒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贾太太说“博宇跟张力生在胡同口儿上疯玩半晌了,你赶紧喊他回来写大字儿吧啊。”边说边拿起折扇提包,站立了等着跟贾太太一齐往外头走。

      贾太太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似的嘀咕道:“博宇这孩子也真是,专爱跟那些个下九流的东西混,还真是紧随呵。”

      夫妻俩人一前一后的走到胡同口,正瞧见博宇跟着张力生“哼哼哈哈”地学打太平拳呢,张力生每做一个动作,贾博宇便依样画葫芦地学着他比划,倒也学得有板有眼惟妙惟肖。贾太太见博宇汗湿了早晨才上身新做的夹綢小褂儿竟不觉得,满头满脸大汗珠子也顾不得擦。她几步赶上前去,从大襟上拿出手帕给儿子擦拭头脸,然后拉起博宇的手说道:“走,跟妈家去吧,今儿还没写大字儿呢。”

      张力生浓眉大眼,十六岁不到的年纪已经生长得人高马大,且皮肤黝黑肌肉结实,敞穿一件灰不溜秋的粗布褡裢,露着两条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粗壮有力的黑胳膊,活脱儿一匹壮实的小马驹子。见贾太太招呼博宇回家,他忙收起把势站定了说:“贾太太过节好。”贾太太从嗓子眼儿了挤了声儿猫叫般的“嗯”,便拉起意犹未尽的博宇往回走了。

      对张生力一家,贾太太是打心眼儿里瞧不上的。张生力他们住的五号是个大杂院,合住了两户人家。张生力一家是河北保定人士,父亲张大发早年间来北平靠给人拉水车送水为生,有一回拉着水车过一座罗锅儿桥,也不知怎的脚底下打了滑,连人带车全翻到了。大发心里惦记那是公家的水车奋力保全,可到底摔花了自己一张脸面,落得满脸是疮疤,看着惊悚吓人。

      大发的老婆在生孩子时难产没了,只留下生力一个独苗与大发相依为命。年代久远,没人记得他们父子俩是哪一年搬来的马尾巴胡同,大伙儿只依稀记得大发一个人当爹又当妈,靠着出卖自个儿浑身的力气愣是把生力拉扯成了生龙活虎的大小子。如今父子俩轮替着拉车送水,马尾巴胡同的住客都是他们爷儿俩的老主顾。

    5号的另一户住家是李志远一家。李家人比张大发一家更早搬来马尾巴胡同居住。李志远是在旗的侯爷,祖辈上也曾经显赫地阔过。可如今民国立宪了,他们一家作为遗老遗少自然也是落魄潦倒了。

      李志远的老婆是个病包儿,常年卧床不说,每个月仅只抓药一项就够李志远他们爷儿俩喝一壶的。李志远膝下无子,就只一个闺女李芸瑛年芳十二,生得眉眼齐整容止端丽,已正式拜师入了梨园行儿学唱花旦。

      贾太太拉着博宇往回走,一抬头瞧见时庭林一大家子人正呼啦啦走出街门访客去,她留心看时,独缺了时予辰没在。

      “过节好啊您哒!您这是出门儿去啊?瞧这整整齐齐的一家子人!时老板,您这是多大的福气啊!”贾太太忽闪着一对水杏眼,满面春风含笑靥,那一副赫亮的小甜嗓儿,让人听着就感到神清气爽,喜气舒畅。

      “您过节好,博宇这孩子又蹿个儿了。我们上6号一起过节去。”时庭林微一躬身,抱拳答道。

相关文章

  • 城南几度秋凉(三)

    1937年的中秋节,对北平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含义复杂难以言说的日子。人们大抵总愿意避重就轻地相信一些乐观向好的...

  • 城南几度秋凉(二)

    皓月当空,给辛劳奔波了一整天的北平人们送去一抹夜凉如水的惬意。胡同里的白杨树叶随晚风哗哗清响,轻薄爽脆的音色...

  • 城南几度秋凉(一)

    北平城的“秋老虎”向来名不虚传,时近中秋,街巷之间已星罗点缀了些许瓜果月饼和兔儿爷的摊子,可空气里却依然燥热...

  • 几度秋凉

    昨夜雨潇潇,秋风落叶扫。 花红柳绿似昨日,开到荼靡夜夜调。 ​​​ 丁酉年荷月*墨月霜花

  • 几度秋凉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一 人生悲喜,犹如花开花落。细思花开几度,叶落几秋,总无定数。去年至今一年有余,外忧...

  • 几度秋凉,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深秋有一枝芦花在海边 摇晃着...

  • 几度秋凉

    秋风吹过萧瑟的城市,没有任何阻挡。黄黄的叶子随风飘落,层层叠叠,踏上一脚,软绵绵沙沙作响。提醒着深秋已到,冬日即将...

  • 几度秋凉几度春

    ******************************************* ( 偶尔翻翻以前的东西,感...

  • 人生几度秋凉

    立秋之后,清晨和黄昏一样令人浮想联翩。凉风爽至,天上的云渐渐地多了起来,色彩也不再那么青蓝了。 不过,这大都市里的...

  • 人生几度秋凉

    人生几度秋凉 劝君不要彷徨 守住那份淡然 静待春风回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南几度秋凉(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q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