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艳质胜琼英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00:54 被阅读27次

 

五代词人时的顾敻有一首《虞美人》读来饶有意思:

 

        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别三清。莲冠稳簪钿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成。

        迟迟少转腰身袅,翠靥眉心小。醮坛风急杏花香,此时恨不驾鸾凰,访刘郎。

 

从“早晚别三清”一句大致能够推测出此词写作的具体背景:偶而至一座道观游玩或进香,看见一个貌美迷人的女道士,于是就有了这首词。

大意为:天,远离凡尘的道观里居然这样的一个资质美妙的年轻女道士,她出众的模样和洁白的肌肤简直琼英缀雪,绛萼着霜。想必其出家一定坚持不了多久,或者明天,或者后天,她就会离开这枯燥无味,戒律森严的三清胜境。为什么呢?你看她走过来的样子顿然就叫人滋生一种怜惜之情,头戴的是倒是按道规规定的莲花帽,但一支漂亮的玉簪稳稳簪于发际,金色的钿篦也毫无遮拦地别在脑后的发髻上,皓腕凝霜,莲步轻挪,罗袖飘飘,流风回雪,简直是个连画里都不曾有过的绰约佳人哪。所有这些细节都说明她凡心未脱。

袅袅婷婷走过去一段距离后,蓦然回首,那一刹那的风景,更是叫人心旷神怡,那纤细柔软的腰肢如习习春风,又似潺潺秋水,这时才看清,她冰肌雪肤的眉心间居然还有贴着一粒鲜绿色的翠靥。没问题,醮坛斋戒,星罡云汉,那不是她要的生活。观外明媚的杏花,娇艳的桃花,喧闹的人间美景才是她向往的世界。如果有一个帅哥儿向她招手的话,她一定会毫不顾忌,身驾鸾凰,飞向心仪的人那里去的。

有个词牌名叫“女冠子”,女冠子者,便是身着道冠的女道士也。俗女子本无冠,唯女道士有冠,故名。也叫黄冠、白玉冠、女道士、道姑以及本词里的“莲冠”。唐宋之时,诗人词客吟诵女道士的作品不少,温庭筠,柳永,韦庄等都有此主题的作品。这也是《女冠子》成为成为词牌名(包括多种变体)并被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

与顾敻处于同时代的五代词人薛昭蕴有一首《女冠子·求仙去也》(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入岩峦,雾卷黄罗帔, 云雕白玉冠。 野烟溪洞冷,林月石桥寒。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箓。降真函,髻绾青丝发, 冠抽碧玉篸。)大意是,女子想求仙遂成女道士,如此一来,先前的翠钿金篦和其他精美首饰就得舍去。可参考对照理解顾敻此词。

唐宋时代的男女参禅入道,似乎也是个潮流,唐玄宗的两个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俩人年纪轻轻的就入了道。在她们的道观里,经常会有很多名人雅士过去饮酒做客,累了醉了就住在道观里。我们的大诗人王维、李白,都和玉真公主都有过密切接触。一代名妓鱼玄机最初嫁给了李忆为妾,因为长的太漂亮,被李忆的正夫人嫉妒,无奈之下,李忆休了鱼玄机,并把她遣至道观,做了女道士。从此之后,鱼玄机便经常与天下名士在道观内交流弹唱,这其中便有温庭筠。 此外,太平公主、杨贵妃,都做过女道士。太平公主做女道士的期间里,广交男性文人政客,饮酒作乐,好不痛快;而杨贵妃做女道士的目的,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女道士都这么“不正经”的,还是有很多在认真修炼着。

 

 

相关文章

  • 少年艳质胜琼英

    五代词人时的顾敻有一首《虞美人》读来饶有意思: 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别三清。莲冠稳簪钿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

  • 琼英

    天边的云,将梅苑染成了一片绯红,梅花在枝头绽放,依旧粉嫩玉琢,只是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活泼与灵气。 我出身在梅苑,只因...

  • 每日一诗——冬景

    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唐代〕 艳质无由...

  • 郭大寨琼英村琼英洞一景

    下乡空闲,和大伙游了圈琼英洞,景致甚奇,若有一日真正开发,一定会有游人无数。

  • 已亥年末得句

    梅香雪里妍,清极不知寒。 琪树千年种,琼英两鬓燃。 银蟾标格致,碎玉精神还。 云物坐怀忘,来年胜昔年。

  •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翩翩少年,白衣胜雪,撩拨心尖。

  • 问琼英,皈依何处

    (一)招摇 阿玉一身素衣站在玉兰树下,满树璀璨的广玉兰,一...

  • 小小琼英舒嫩白

    小小琼英舒嫩白 焦小桥 “春国送暖百花开,李花怒放一树白”。阳春三月,雪白李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李花怒...

  • 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

  • 2021-07-24

    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艳质胜琼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r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