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六岁女儿聊天,她问要一直上学到什么时候?
妈妈开始数:幼儿园三年,小宝中班大班,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中,初一初二初三,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研一研二研三……
女儿打断:是不是然后我就老了?
是呀,我们上学的时间真是长,好长好长。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还是学校教育的效率太低?
大部分人最终都会做普通工作,做科学家,做到博士的人,做最高精尖的人总是极少数。
是否我们大部分人的教育可以提高效率,缩短时间。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转换为:
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是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这个大问题,我想,应该有的。
基本的逻辑是这样的: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学校的教学方式未必是最高效的。所以,一定有改进空间。
那么首先来讨论下教学方式的种类,
教学方式种类
方式一:讲解与听讲
学校的教学方式是,一个老师在台上讲课,几十个学生台下听讲,然后做习题,讲解习题。
课外补习班的教学方式是,一对多或者一对一讲课。做习题。
还有网络远程教学方式,学生看名校上课视频或者直播。
这些都是讲与听的模式,这里面最高效的方式很可能是一对一名师讲解。
很多人在这里就开始叨叨了,说名师有限,一对一价格高,不能普及等等借口。
被这些借口挡住深入思考的路。其实,也许很多新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名师课程录制,分发,解决名师贵的问题。
名师远程一对多直播,解决名师稀缺的问题。云南一些偏远落后中学已经实施,效果很好。
未来可能的语音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同时收集所有学生的问题,按照问题频率排名,名师来解答。就解决了对大部分学生的疑问,解决了反馈问题。
甚至,因为学生遇到的问题大都是普遍遇到的问题,名师们把这些问题回答过一遍之后,人工智能程序就可以调取所有回答回答所有问题。名师真人只需要回答极少的新问题即可。
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方式二:游戏化学习
利用游戏的方式,设计一系列学习课程,让学生在一步步明确的反馈中,不断学习。
比如苹果公司开发的swift playgroung
项目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教人学习swift编程语言和编程思维。比传统的看书学习,效果好很多。
传统学编程,是拿本书,从数据结构开始学习,看的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而这个游戏,直接从最简单的编程小游戏开始,每次游戏,了解一个小概念,循序渐进,就理解了全部编程技术。
台湾大学叶丙成教授在游戏化教学方面,做了很多实际的探索。说效果良好。
所以 游戏化教学可能是一个更高效的教学方法,相比讲解与听说。
方式三:项目式教学
美国一个高中,high tech high中学在实行项目式教学。
大概意思是:学期初,学生组成小组,选定一个项目,分配辅导老师,整个学期围绕怎么做好这个项目,去学习知识,寻求支持老师会在学生请教时,讲解必要的知识。学期末,完成作品向老师和家长展示。
这是一种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的方法。
据各媒体报道,学习效果特别好。
相比于游戏化教学,这种学习是在真实世界的知识学习与应用。学到的知识更接近现实。更有利于理解真实的世界。
方式四: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就是在完全真实的世界里,遇到完全真实的问题,从中学习。
比如英语学习,在朋友圈看到,有个组织在研究,在生活中学习英语。老师带着学生,去商城超市,边走边学英语,对话都是英语。
http://mp.weixin.qq.com/s/QWxFfHyuaTN6HT5dVRxGYQ
想想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在实践中学习,比如学说话,学走路,比如筷子的使用学习。
比如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学习。
实践中学习,学到的知识是,就是知识真实的样子,而不是写在书本上,抽象简化过后的样子。
数学应用题,经过多年学校训练后,我们大都都只知道在给定条件下解答,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自己去寻找前提条件,然后解答。
最后,这些方法一定有各自的适用场景。也一定有各自的局限性。
相对于现在所有学科都采用讲解与听讲教学方式,教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最后预测一下,未来优质教育可能集中在民办教育,因为民办教育,会强烈追求利润和名声,利润和名声追求逼迫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所以才有可能不拘一格尝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