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3)

作者: 明月照不照沟渠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0:24 被阅读371次

温文宽厚的知青女教师

乡村教师(3)

楠心上班才一个多月就发现这个学校总共十来个教师却有明显的派系之争:单说女教师吧,统共三人竟分成两派,而且关系特别紧张。30多岁的语文老师胥桂花和政治老师吴奶奶人称马列主义老太太的是一派,教英语的知青女教师柳老师被孤立成另一派。

胥柳二人年纪相仿。胥老师彼时已是教导主任,一心钻营向上;柳老师却淡泊名利,静心寡欲。她们既无学科的竞争,又不是同班搭档,再说,各人吃着自家饭。她们这派别搞的?争什么呢?

很长时间楠心都没有弄清楚,只是连城(那个会弹风琴的物理老师)暗暗告诫她保持中立,保持中立!

不过柳老师又并不孤单。她老公噢不她丈夫,(30多年前还没有人称老公)人缘很好,办公室三五个男教师暗中都站在她这一边,怪哉?

楠心想起刚来几天发生的事。马列主义老太太某天突然请楠心和绿萍去她家吃饭。推迟不掉她俩就去了。去的时候天还没全黑,她俩骑着自行车跟着吴奶奶和胥老师,在水乡黏性十足的被晒得坚硬无比的土路上颠簸。回来的时候天全黑了,她们跟在胥老师后面推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回来。

胥老师不住校,她家就在学校边上。

她们很奇怪老太太为什么那么客气请她俩小屁孩吃饭?

第二天晚上,柳老师家一堆人吃饭也请了楠心她们,她的丈夫边吃饭边有意无意地问了她们前一晚吃饭的事情,甚至告诫要提防着那两人点。饭后楠心和绿萍同时感到这个学校人员虽少但关系很难搞。

表面上吴奶奶是中立的,也时不时跟柳老师搭讪,但是背地里她是向着胥老师的。

楠心发现胥柳两人彼此不说话,有时候胥老师还会对柳老师出言不逊:鄙视柳的家境,恶言讥笑柳的孩子的样貌。而柳很少回击,最多是冷笑一声,转身离开或者低头做事。

胥老师为人高调,她是现在说的白富美那种,不过30多年前也没有这个词。她个高肤白,身材高挑,说有多美倒也谈不上。据说家境很殷实。她丈夫杨康是卡车司机,专门搞长途运输,家里挺有钱。走南闯北的人常常带些新鲜玩意回来,胥老师就时常拿出来炫耀显摆一番。

柳老师刚好相反。个矮、微胖、皮肤有点粗糙。夫妻俩都是民办教师,拿着一点死工资平平淡淡过日子。

她们的孩子也是各自遗传了父母的样貌特点,胥家的小姑娘白白净净,柳家小姑娘黑黑胖胖,常被胥讥笑粗皮大毛孔紫观茄气(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的。

常有三五个老师带了菜来聚集在柳老师的宿舍吃饭,柳老师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饭桌上他们也常常谈论胥老师,说她张狂说她狗眼看人,又说柳老师太老实太厚道才会被人欺负而一言不发,胥老师的丈夫就会说,说说怎样,又不会少块肉,计较那么多累不累?

真是,柳老师的丈夫陈根就是那种心宽体胖的人。中年发福,大扁脸,小眼睛,一笑就找不到眼睛,还整天笑嘻嘻的。

楠心慢慢从办公室同事闲聊八卦中,了解到一些关于柳老师与胥老师的情况。原来她们渊源深厚,她们的故事又要往前再追溯十多年。

柳老师名叫顺之,是无锡下放的知青。十多年前大概是60年代末下放到苏北一个叫西界的小村落,被安排住在一户姓陈的农民家中。那年她20岁。

她是秋季插队来的,一来就跟着村人一起拾棉花,剥僵瓣,拔棉花杆子。从没有干过农活的她啊,这些活,怎一个累字了得?

走到地头,一人两行或四行站定。

站在一望无际的棉田前,她的内心很是激动的。那些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情景现在就在眼前。放眼望去,雪白的棉花似掉落人间的片片白云,似跑向天边的群群羔羊,似涌向天际的层层白浪,她想起小时候吃过的棉花糖。

伸出手去抓住一朵,手心里有暖暖的温柔,再抓一朵,就这样陶醉在这种暖暖的幸福里。朝左朝右看看,别人已经拾到两米开外,围兜都鼓鼓的装不下。再看看自己围兜里一小捧,才拾出一步远。

得加快速度了。“嚯”,手被戳破了,放在嘴里吮一下,快一点再快一点。衣服也被钩破了,讨厌的棉花铃子。

腰很快就直不起来了。

晚上收工的时候,各人算一算自己拾的棉花,多的一二百斤,少的也八九十斤,她只拾了二十几斤,而这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第二天、第三天她拾得更少了,身体的劳累疲惫却一天甚于一天。

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她终于支撑不住累倒了。

头晕、猛一抬头就天旋地转眼冒金星,腰酸背疼浑身乏力,感觉站都站不稳。

陈妈妈心疼她,早起给她打了三个荷包蛋。这是当时农村待客的最高标准。她不好意思吃,陈妈妈再四相劝才吃了。

陈妈妈让儿子陈根去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医生说要多休息,要加强营养,少劳累。

陈爸爸上工时帮着跟队长请了几天假,陈妈妈每天给她用红糖水打鸡蛋,陈根还到别村找来她一起下放的小伙伴,歇了三五天也就恢复得差不多了。考虑到她的身体队上安排她在大场上晒棉花,或者剥僵瓣。

陈爸爸和陈妈妈都是厚道人。村里本着坚决拥护上山下乡的政策,考虑再三才决定安排她住陈家。陈家有一儿四女,女孩子多可以与她做个伴。

她和四姐妹相处比较融洽,和陈家儿子有些隔膜,毕竟男女有别。陈家儿子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这也是当时所有农村青年的唯一出路。陈根为人敦厚而实诚,就是长相有点刺激,大扁脸上一双小眼睛,憨憨一笑就没有眼睛了。

陈家二老很喜欢这个城里姑娘,总觉得是上天派来给他家做媳妇的。别看她个头小,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倔强。脸蛋圆圆身材微胖,性格温顺柔和。陈妈妈左看右看说是屁股不小会生娃,而且能生男娃子。

一旦这样的心事出来,陈妈妈对顺之就很上心。平时上工让儿子和两个大点的姑娘照顾着点。大姑娘和二姑娘都读到小学毕业就回来挣工分了。在农村女孩子读到高中同学很少,女孩子终究是人家的人,赔钱货,读多少书都是浪费。

拾棉花的活终于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拔棉花杆子。拔棉花杆子的时候顺之周围常常有几个小伙子走错地拔错行。拾棉花基本都是女的,女人心细拾得干净。拔棉花杆子的活则不分男女。

陈根常常在自己的行子上拔一阵趁人不注意猫腰到顺之的前头拔一阵又回到自己的行子去。杨康也是。

杨康是陈根家的邻居,也是高中毕业。村上当时的高中生连顺之只四个,还有一个是村妇联主任的千金胥桂花。杨康这小伙子相貌出众,高大帅气,大眼睛长睫毛,一笑眼睛迷死人。队上村里喜欢他的姑娘不少,他看得上的不多,要么是嫌她们没文化,要么是嫌她们长相平庸,但是他对顺之倒是颇有好感。

可能是因为顺之是城里姑娘,可能是因为顺之有文化,也可能是因为顺之温文宽厚的性格,反正他暗暗追顺之了。

偷偷送顺之一支钢笔,偷偷送顺之一条丝巾,顺之对她也很有好感,他们就这样偷偷摸摸地像地下党接头似的交往了。

虽说有人明里暗中帮忙,顺之的手还是磨起了血泡长出了厚厚的茧子。陈家爸妈看着实在心疼就去找村书记帮忙。赶巧,村小学的一个老教师生病了要找人代课,村书记正在考虑四个高中生让谁代呢?

妇联主任近水楼台,她很有心让自己的姑娘来代课,再说就凭她跟村书记那种黄金搭档的关系,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自家姑娘说这个工作不好,吃粉笔灰,会得肺病。姑娘硬是要去学个裁缝的手艺,好自己做漂亮的新衣穿。

剩下三个高中生,村书记首先考虑到了顺之,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人生地不熟,不容易啊!男孩子皮实,先让他们劳动锻炼锻炼。就在这时陈家爸妈找上门来了。

顺之终于不用上工干粗活了。地里的那些活她实在干不动,虽然有韧性也不服输,可是没有那个气力只有服死。

做了老师的顺之搬去学校住了。因为小学校离陈家比较远,而且学校刚好有半间现成的宿舍。她下放时就从家里带了一个煤油炉子来,她用这个炉子简单煮些粥啊面条的,好过麻烦人家,自己也自由。

杨康因为顺之不在觉得没意思,托人找关系去城里学驾驶了。隔三差五地从外面回来总给顺之带花花绿绿的礼物。陈根没有什么新花样,只是把他妈妈做好的饭菜送一份过来。顺之心知肚明,开始拒绝陈家的好意。

再说胥姑娘听说杨康喜欢了柳顺之,心里十分不得劲。论相貌她白,论个头她高,论家境她妈妈还是干部呢,凭啥被喜欢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她不要学裁缝了,硬是要她妈妈想办法让她回来做老师。

胥姑娘就是命好,刚好这时候有个女教师随军了,差个临时代课的,就是她了。

胥姑娘家离学校很近,可是她执意要住在学校,说是方便工作。学校剩下的那半间房顺之住着,她一定要住,只得在顺之的床外加了个单人床。顺之心里感谢好心肠的胥姑娘,她一个人孤单着呢。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顺之看到了胥姑娘的好心计。

谈了大半年了,杨康说他想把两人的事定下来,等他出完那趟货回来好好商量。他们约在初秋的一个晚上到顺之宿舍详谈。那个晚上,胥姑娘说她来了月事,裤子脏了,请顺之帮她回家拿衣服。顺之到她家受到妇联主任的热情款待,等拿来衣服,杨康已经走了。后来杨康跟她说对不起,再后来就跟胥姑娘订了婚,又过了一年他们结婚了。

顺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找杨康说清楚,杨康却告诉她说不清楚。

顺之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嫁了陈根。那时陈根经人推荐去镇上中学当了教工,负责刻钢板印试卷,偶尔代代课,后来他也成了民办教师。

顺之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婆婆似乎也不太高兴。她坚持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学校宿舍似乎是为了避免与婆婆相处的尴尬,但是每到农忙她都会带着老公孩子回去帮忙。

兜兜转转的,现在她们又都到了这个联中,只是胥老师是心里有鬼呢还是有鬼呢,一直在跟柳老师较着劲。

楠心绿萍她们很替柳老师叫屈。

天知道那个初秋的夜晚,在顺之宿舍,胥姑娘和杨康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一篇:会弹风琴的物理老师

齐帆齐写作课第六期学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教师(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ew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