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作者: 钊海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7:53 被阅读0次

                                                           浅谈武侠电影中锦衣卫

   武侠电影是中国独特的类型电影,武侠电影涉及的题材很广泛,以历史题材的电影最多,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以明朝历史为题材的的电影中,很多都会涉及锦衣卫这个明朝的特务机构。关于锦衣卫的研究和猜测从未断过,锦衣卫的形象也一直活跃在影视作品中,《锦衣卫》、《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绣春刀》、《大明锦衣卫》等都有他们的身影。

        1984年版的《锦衣卫》是比较早的关于锦衣卫的武侠电影,这部电影是由香港导演鲁俊谷执导拍摄的香港武侠电影。这部电影中的锦衣卫,被宦官王振把持,他利用锦衣卫排除异己,残害忠良,而锦衣卫的统领赵不凡却是一个爱国忠君的忠臣。2010年的《锦衣卫》是由李仁港执导拍摄的武侠电影。电影中的锦衣卫被奸臣利用,沦为残害忠良的工具,但其中锦衣卫指挥史青龙从朝廷鹰犬转变为正义大侠的形象。2014年的电影《绣春刀》由新锐导演路阳执导,讲述了明末崇祯年间三个锦衣卫身不由己被卷入政治风暴中,受命行刺倒台的魏忠贤,在夹缝中为了改变个人命运而艰难求生的故事。2016年的《大明锦衣卫》薛文华执导拍摄的古装武侠电影,电影的主角锦衣卫李毅是一个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的侠客形象,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则是通敌叛国的反面形象。2017年上映的《绣春刀·修罗战场》是《绣春刀》的前传,这部电影讲述了明天启七年,北镇抚司锦衣卫沈炼在追查案件中身陷阴谋,为了证明清白,与少女北斋,同僚裴纶协力查明真相的故事。

        武侠电影经厉了辉煌到衰落的变迁,武侠电影逐渐向世俗化转变。传统武侠电影大都忽略了侠客作为人这一个体的物质或生活需要。有些武侠甚至时代背景模糊、忽略了现实性,营造出一个超凡脱俗武侠世界。近年来,武侠片有一种回归世俗回归生活的趋势。武侠电影更多地关注于生活,关注于人性,侠客形象英雄平民化、人性化。陆阳导演的《绣春刀》在中国内地上映后,获誉颇多。《绣春刀》的成功,不仅在于演员、画面和动作戏,还在于故事题材,影片选择了以明朝为背景。影片讲述三个锦衣卫在体制的底层挣扎求生的故事,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侠客形象,只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且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武侠电影主角的唯一性,《绣春刀》的主角,是三个武艺高强却被社会体制压迫的青年锦衣卫,我们能看到的是三兄弟既有私心又为兄弟甘愿牺牲的精神,这样的小人物形象脱离了传统脸谱化人物的框架,真正做到了有血有肉。”这样的设定体现了武侠电影逐渐转向世俗化,人物形象塑造趋于平民化。

        武侠电影曾在中国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然而,曾经的辉煌也掩饰不了现在的没落。如今大多武侠电影已经趋于同质化,制作商更注重于眼前利益,忽视了观众的需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观众知识水平大体都很高,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都希望,能在武侠电影得到满足,但如果看完一部影片,观众只在视觉上得到满足,而内心处却感觉空空落落的,这看与不看没有区别。现在的影片一味追求“娱乐化”,这种做法虽然取悦了一部分观众,但从长久来看,这是在前进的路上迷失了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6-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hi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