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前行途中,应多和优秀的人同行,特别是身边一些专业过硬的人更是好的学习对象,他们优质的行事方法将会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只要足够用心,你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优秀品质。
当然,要想向身边的人学习,首先要愿意学,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其次要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发自内心地赞赏别人的过人之处,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三要有辨识能力,乐意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积极接受新事物;第四要善于和他们交谈,从交谈中总结他们的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并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我很庆幸,在我的工作环境里,有足够多优秀的人,同办公室的黎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每次和她谈话,我都会有收获,为了不让这些收获转瞬即逝,也为了把这些收获提炼、升华,化成我自己的东西,我还会经常记录和反思。
那天上完《小苗与大树》,黎老师回来很兴奋地对我说:“我本以为这一课学生不是很感兴趣,没想到学生参与度可高了,全班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表达。”我也同样上了这课,感觉学生也还好,但并没有达到黎老师描述的这种程度,于是就请教黎老师是怎么上的。前面部分我俩上得差不多,我班学生说得也不错,可是后面部分,我的提升和融合做得还是欠缺。后面部分,黎老师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来证明文中的观点,身边人物的事例更有说服力,最后再请班上的榜样同学上台,请其他同学来采访,这样又结合了文体进行了练习。和她相比,我还是只将“纸上得来”这部分做得还不错,“亲历躬行”这部分做得还差得远,我得时刻记着把这部分设计到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去。
昨天下午,虽急着要去操场参加教师节广场舞排练,但我和黎老师正聊在兴头上,舍不得下楼去。我们聊到拉近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对学习的帮助,值得我学习的是,每次发现孩子在学习以外的进步或者表现好的地方,我是习惯性在班级表扬孩子,而黎老师不仅在班级表扬,还会找准机会和家长联系,告知家长,让家长回家也表扬孩子,形成老师、学生、家长多方情感循环,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场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聊到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我们都很看重仪式感,比如开学仪式和期末仪式,黎老师介绍她的做法是,开学仪式上,她会让学生总结自己暑假的得失,然后介绍暑假读的一本好书,再互相检查暑假作业,同学之间发现别人的长处,最后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新学期的目标;期末仪式上,除了一些常规事务安排,还会发下试卷,让学生对照试卷分析自己的问题,针对自己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假期目标,等到开学再对照自己的目标进行总结。她每次都把话语权、决定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做一个穿针引线的人,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孩子的成长。记得卢梭说过“说教是最无用的教育方法”,我觉得我总是自己说得太多了,交给孩子说的太少了,以后努力改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次和黎老师交谈都会有所收获,向身边的人学习,和优秀的人同行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