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学期我们班新转来一名同学,下面欢迎她自我介绍"。
教室里面坐着的50多名小学生,拍着手齐齐看向讲台,和蔼可亲的王老师和一个陌生的女同学站在那里。
“我叫赵宁,以前在......”那个女同学始终低着头,两只手抓紧了黄书包,声音也越来越小。
“声音小得像蚊子!没听清楚啊!你是不是叫小蚊子啊?哈哈!哈哈!”
后排有男同学在起哄了。
就这样,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赵宁和我成了同位,同时她也拥有了绰号“小蚊子”。
奶胖的圆脸有浅浅的双下巴,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鼻头,一幅无辜无害的呆萌样,特别容易涨红的脸,皮肤白皙得能看见青色的血管。
我们那时候,只是上午在学校里上课,下午就各自在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因此,每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一窝蜂冲出教室,男同学会在操场上兴奋地嬉戏打闹;女同学则在一起跳跳皮筋,踢踢沙袋或者跳绳。
而她就安静地呆坐在教室里,我有时也会陪着她,侧脸看那因不安而颤动的长睫毛。
“同学们,这节语文课,我们听听赵宁同学写的日记。”
班主任王老师教我们的语文,那会儿正赶上学《黄某某的小学生日记》,赵宁写得每一篇日记都成了班级的标杆。
她的爸爸是列车长,跑一趟火车就需要在外几天;妈妈前两年因工伤,就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个比她小四岁的弟弟。
她要洗衣服做饭,那会儿还没有洗衣机和电饭煲;也学会了包饺子下面条,每个周末都要做一顿改善生活;
她扶着妈妈去医院看病,跑上跑下地缴费拿药。
“我一点都不怕累,就怕妈妈病倒再也起不来,那我和弟弟还会有家么?”
王老师读到这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侧脸看见了赵宁的泪水......
此后,再没有同学讥笑她总是呆坐,叫她小蚊子。
轮到她值日,要打扫卫生和擦黑板,不少同学会主动去帮忙,因为都知道她很累。
四年级的时候,赵宁的弟弟:赵远也成了我校一年级新生,姐弟俩虽长得不像,但感情非常好,每天上学放学都是一起。
有一天,市少年宫的老师来学校调选歌唱团队员,赵宁和赵远都入选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高高的舞台上,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潇洒地行了少先队队礼,浓浓的舞台妆显得眼睛更大更明亮,音乐响起时身体开始轻轻摆动,姐弟俩的二重唱成了文艺演出的压轴。
小学毕业照里的赵宁,落落大方,她再不是那个低着头的“小蚊子”了。
赵宁和我道别:“同位,今后我要接爸爸的班,成为一名火车列车员,所以选择了读铁路职校,不能和你一起读初中、高中了。”
......
若你在火车上,曾见过一名有大大眼睛和迷人的笑容,歌声嘹亮又动人的女列车员,那就是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