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作者: 唯有思归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1:04 被阅读0次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亦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作此愿已便止。不必礼拜。要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唯将不废自要其心,得生彼国。)

辑录《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慈云忏主净土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亦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莲池大师审定)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十念法人人可修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

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

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日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功有不可尽言者。人何为而不修乎。此时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龙舒净土文)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增广文钞卷三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代王弘愿作)

  恐其畏难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摄群机之最胜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愿,毕生坚持十念,决定往生。况更能加功用行者乎。(增广文钞卷三)

  增广文钞卷二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增广文钞卷二)

  增广文钞卷二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晨朝十念,当于盥漱后,功课前行之。净土十要,西归直指中,各有其仪,依而行之即已。但不可过十念,以多则伤气。光文钞中亦屡言其利害。朝暮功课,照功课中念之即已。如公事多端,不暇念功课,则但用十念亦可。此外则但止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已。所谓十念者,以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如气壮之人,一口气多念一二十句。气弱之人,只能数句。不论佛数多少,但以一口气,至十口气,为度耳。其法之妙处,文钞亦说之。若多念,则又伤气受病矣。不可不知。

  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汝盖未悉心详阅文钞。纵阅,亦只泛泛然过目而已。(一)所言先从十念进行,不知十念一法,乃为极忙之人所设。以终日无暇,但只晨朝十念。若有工夫人,岂可以十念了之乎。如先念十念,再按自己之身分,所立之功课做,则可。若但十念即已,则不可。况此患难世道,祸机四伏。若不专志念佛及念观音,一旦祸患临头,又有何法可得安乐。

  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土牧居士书四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闲人能作正课,于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者,何妨碍之可云。

  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四

  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慈云遵式忏主,大家应该要有所了解。他是浙江台州宁海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祖师大德。他这个出身就来历不凡:他的母亲做梦,梦中是咽下一颗明珠而生下了遵式尊者。以后出家开始学戒律,以后专攻天台教法,跟净土法门很有因缘。他常常行般舟三昧,在行般舟三昧的时候累得吐血,两脚皮肤都裂开了。在这样一个非常辛苦的时候,他并没有退转。宁死不退——发了这个誓死的大愿。最后就感得观音菩萨垂手指他的口,引出了几条虫;菩萨指端又出甘露灌入他的口中。遵式大师就觉得身心清凉,身心上的病苦顿然消失。这样的般舟三昧出来之后,他的头顶都高出了一寸左右,声音都有变化——声如洪钟,辩才无碍。是这样一个修行——有感应,这样的一个大德,以后感得朝中大臣的护法。当时地方官员有个叫钦若的,就把他的德行向皇帝作了奏请。皇帝就赐号叫他“慈云”。这个是皇帝的赐号:慈云遵式。那么这个西湖作为放生池,也是慈云遵式大师的功劳。他想到天台的智者大师凿沿海地区那么多放生的地方,他也请钦若向朝廷祈请,把西湖作为放生池。所以从宋代以来,这个西湖历来都是放生池——是来自于慈云遵式。

(大安法师)

相关文章

  •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

  • 75.什么是晨朝十念法?

    75.什么是晨朝十念法? 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

  • 小净土文——宋慈云忏主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佛昔本誓,若有众...

  • 如何发願

    文钞原文: 发愿,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晨朝十念,亦先念佛后发愿。或用小净土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莲池大师新定净土文。(...

  • 晨起发愿文

    起床后马上念诵 发菩提心文 (如果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那么你在上班、走路、做事情,甚至旅游观光时,为修持成佛要发殊...

  • 秦淮女史传(三十三)木莲花

    那可卿与朝云说笑着,不一会儿就到了慈恩宫。 那慈恩宫十分宽敞亮堂,却十分朴素,如同雪洞一样。可卿拉拉朝云的衣袖,示...

  • 《六时书》分享…………2018.2.24日

    感恩格西老师,冯老师,和马玲师兄……… 第一时,晨起,十念法,让念佛成为习惯,落实好十念法,修炼自己,利益一切众生...

  • 每天晨起发愿文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三称) 祈愿三宝加被,给予弟子(姓名)智慧和力量,令弟子所发一切善愿悉皆成就,所作一切事业...

  • 后出阿弥陀佛偈

    后出阿弥陀佛偈 古旧录云阙译人名,今纪后汉录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十四章。 世世见诸...

  • 一语鍳开镜中缘, 六道锁闭云水丹。 悲悯发愿静悟道, 空灵智慈苦参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o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