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杀之前,把衣帽间收拾了个遍。
搬进来的时候是2018年年底,想想距今已经快七年了,有够快。
衣帽间有没做门,门口正冲着西边的卫生间,卫生间的窗户每天都有风入。虽然是在十六楼,但灰尘依然没有放过每一个角落。
外套的防尘罩是去年才开始用上的,套上之后发现用晚了,之前那些落了灰了的衣服,想要再穿,只能先洗。
没有衣柜。这是我对这个房子还不满意的地方。三口四季的衣服只能分开放到各自的房间里一部分,当季的放到衣服间。在没有箱子和柜子的情况下,我开始成为了收纳与记忆的大师,在各种空间堆放各种东西。
它们并不总是待在一个地方,因为季节的变化,因为使用的频率,还有因为淘汰……
脑子里装了太多以前,和现在,总以为它们会在以后的某一天、某一个时刻派上用场,但事实证明,三个月没有用上的东西,大概率就是垃圾。
堆放垃圾的地方就是垃圾堆,与垃圾生活久了,自己也会变成垃圾。
用扫把把一堆N年前留下的漂亮鞋盒和袋划拉出衣帽间的时候,心里顿时畅快了很多,像是心里的垃圾也一并清除了。
我向来知道打扫屋子能让人心情愉悦,没想到丢东西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可能是因为那些无用之物若一直存在,便会占据你的思想、精力和空间,像是电脑的硬盘,总得时不时清理,才能保证运转速度正常。
一个月前家里添置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架(是实木的。之前的是四个竹子的,轻便的,与“出租屋”相配的架子),虽然只有四层,但足以让客厅整洁与利落度提高了好几个档次,我的“窝”也从垫子搬到了大方几上。
还差一个屋,整个家就真的可以称得上家了!
我的轮滑鞋,我的小工具、小玩意儿,我的书,我都要一一给它们找个安身之所!
上一篇文提到的吕贝克是德国的一个小城市,在网上查了它的地图、街道、气候,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提到它,是因为如果我能把家收拾成我想要的样子,那么我也会沉浸式宅家,因为我可以像法里亚神父那样仅凭碎片式的信息,就可以神游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即,身体再不能禁锢我的灵魂,我想“去”哪,就去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