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晓在没填志愿前,一直以为师范就是当老师的,没有其他的学院。
班主任说一个大学都是综合的学校,不是一个学院。一副一看你就第一次填志愿的眼神。
苏晓的姐姐劝她报外省的学校,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但苏晓是恋家的人,直接报了成都的川师。
每到新生报到,都是电话卡,网卡,洗漱用品的商人日进斗金,赚得盆满钵盈。但同时买假资料和产品,劣质化妆品的给舞蹈学院也是常见的事,化妆品是舞蹈学院和表演学院的必需品。
就算管理员在楼下写着小心骗子,新生也会视而不见。
苏晓报到时,就被一个名为师姐的人骗了钱。她说卖英语三级资料。开学了才知道,课程里有英语课,三级考是最简单的考试。
不得不说,那个时机很好对于骗子来说,苏晓当时在打了一个电话给父母,不知怎么回事,说我们家里的条件,我也想送你来学校。
苏晓瞬间眼泪决堤了,哭的稀里哗啦。
那个人故作温柔善良的安慰她,苏晓傻傻的入了别人的套,等着她送资料过来。
每次一想到这个,何筱就气的捶胸。
苏晓有点不适应寝室的,她感觉进入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有着她不知道的一切,外卖,淘宝,网银。
在第一次接触淘宝网银时,大概都会有骗子。那也是一个机缘巧合,同学一直在催着该走了,时间到了。
苏晓是个耳根软的人,想着不急,就没有填写银行卡号和电话。在上课时,同学突然给了她看了一篇新生必看的手则。其中就有凡是淘宝客服打着商品出问题,退款返回,需要你填写银行卡卡号和手机号码。
如果你一一照做,很好,你卡里的前没了。
还差最后一步的苏晓,就像捡回了一条命,劫后余生的拍了拍胸口。感激的给了同学一个拥抱,“你是我的福星啊!妹子。”
苏晓小心谨慎的过完几年,她还是失了一大笔财产。第一次可以是粗心大意,第二次,咎由自取,为了那没有前途和夸赞的工作,丢了一部到手才半年的新手机。突然莫名心疼孙老师,在同样的工作地点丢了两辆电动车。
对于新手机被偷了两次的苏晓,只要手机离开她三十秒,她就惶恐不安。
他们说,大学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寝室与班级之间的人机关系是最变化莫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的朋友因为什么与你闹掰,下一秒,你会和什么人做朋友?
这种朋友可以是其他班的人,可以是志同道合的游戏盟友,更或者是同一个高中不同班的校友。
苏晓一开始就不适应按学号安排的宿舍,怎么说呢!就好像是她们五个人早已拉帮结派成了几个小团体,她融不进去,也不想。
她是从乡下来的小土妞,不爱逛街,不爱化妆。连淘宝都是在不想麻烦别人,不想出门,才学会用的软件。
渐渐的,室友也发现了她的古怪又不合群的性格。除了偶尔的寝室聚餐和老师按学号安排的作业,没有任何的交流。
苏晓一开始是松了一口气,不用强颜欢笑的和她们待着一起了。
但她不知道从那时起,自己就是个局外人了。寝室的聊天内容,她插不进去。室友的外出不会叫上她。就像遗忘了她一样,有种窒息的难受。
哦!寝室之间的团队作业也不会算她在内,六个人的寝室,单单算漏了她。
“你不是和林青耶玩的很好吗?所以我们没有把你算在我们小组,而且我们的人也已经满了。加了其他寝室的两个人。”
室友一脸的不解,随即想到了这个话题的尴尬,补救道:“你要不去问问林青耶她们寝室,问还可以再加你一个人吗?”
那一瞬间,苏晓知道自己是彻底的融不进去这个团体了。
“她们寝室。”这四个字,重重的砸在她的头上,有点疼,心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委屈和苦闷,盘绕在胸口。上不起,下不来。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难受的鼻尖微酸,眼睛微红。
静默了几秒。
苏晓听见自己说:“好,我去问问。”
说到底是苏晓自卑,不够强大。只有弱者依附和盲目随从。
强者无需任何言语,有人会讨好他,拉拢他。他无需任何的改变和适应,只需做好自己,就是一切的代言人。
幸运的是,在对面寝室找到了愿意收留接受她的伙伴。
所以在大二分寝室时,从六人间到八人间时,苏晓主动去找了林青耶。谁知她主动到了苏晓的寝室来找木木商量人数情况。
这是一场人机关系拉帮结派,友谊亲疏的选择与利用,抢占先机的比赛。
如果你人缘关系不好,又不采取主动。那么会被寝室抛弃和选择。
班级会议时,辅导员说,你们自己想,为什么有人会被留下,为什么一个班的同学宁愿和其他班混合寝,都不想和她们住在一起?
本能的,我们自然而然就得出答案,只有性格古怪,人缘不好的人,才会被人遗弃。
大三是苏晓过的很颓废的一段时间,一周之上两天的课,五天休息。大多数混吃等死的学生,都会中午才醒,点一份外卖。玩一会手机,睡个午觉,不知不觉又到了晚上,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但苏晓的三个室友每个人都有自己规划。
第一个室友妹子是饮食作息最规律的人,每天早起去食堂吃早饭,饮料都是养生的蜂蜜枸杞,零食是芒果和猕猴桃高营养的水果。每天在图书馆泡一天,积极备战考英语四级。
在她的身上,苏晓体会的温柔,善良,美丽与善解人意。是她在大学里遇到幸运之一。
苏晓却对她很坏,每次豪爽的答应别人,对她却推三阻四。妹子问你为什么对我总是态度不耐。
苏晓傻傻的回道,因为你脾气好,感觉你不会生气啊!
已经出身社会的苏晓每每想起,还真想打当时的自己,瞧瞧说的什么话,仗势欺人,欺软怕硬,见机行事。在职场上好的成语都和她不着边,最常见的贬义成语倒是符合她。
在感情着方面,妹子在毕业的一年里找到了归属,给苏晓发了信息,让她来参加婚礼。
一个是直接给辅导员说老师,我不想当班长,我想在我大学剩下的时间里写小说。
瞧瞧,这位言语霸道,直截了当。
林青耶每天看名著怪谈,写自己的小说。一次次的修改,在晋江注册登录,投稿,参加写作比赛。林青耶同学大概是看多了张爱玲与三毛偏文艺写实的小说,再加上本人喜欢神话怪谈,写的都不是现下青年喜欢的题材。
每当看到写作比赛上的要求,整个人向苏晓哭诉着:“甜的,不虐的校园清新的小说。”
苏晓:“没有写实古怪的类型吗?”
“有,但奖金很少。第一名竟然有五千,它说可以参照《微微一笑很倾城》与《何以笙箫默》这种类型。我去,这不是要人命吗?我才失恋分手,就像写悲剧,特别是家庭伦理悲剧。哎!人生不易,看来要靠写小说发家致富,这太难了。”
“所以写小说只能当业余赚钱手段,你需要有一个正业职业。林青耶同学。”
“可我就想在家当米虫,坐吃等死,找个人养我,我写自己的小说。”
苏晓:“.......”这大概是宅女或作家的通病吧!
“努力提升自己吧!林青耶同学,如果以后出了书,我一定买书支持你,到时请一定给我签名。”
“也许你一辈子都等不到那天!”
“.......,对自己有点信心,少年。”
在毕业后,该同学想创业,不想做打工仔。在考察了行情后,想做美术培训。为了弄清一个机构的构成和课程体系,运营方式,工资待遇等事情。在重庆老家找了一份美术机构的工作,在那学习经验。
最后一位则兼全职当一个美术老师,空余时间手绘。在微信上开通公众号宣传,找设计师设计自己的logo与宣传单,买材料与设备。
在寒假的时候,自己在家开了一个培训机构,短短一个月赚了两万。
在苏晓眼里,L同学是有才华与能力的,实力与运气并存。
大学是高中的游乐园,在这里,是个人的主场秀。也是人生的一次分水岭。
每个人,每件事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的发生都是要教会你什么。
没有人像高中的班主任督促你,告诫你该做什么。在这里时间,课程,兴趣都是自由的。
要么躺在寝室,到点上课,必修选逃,选修必逃,平淡而颓废过完四年。
要么争分夺秒,给自己树立奋斗目标,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奋勇向前。
人总得活着,有一个活法。
不管是逃避和出击,那也是人生,都是没有后悔与撤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