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四次来苏州。
或许这就是我和苏州的缘分了。
第一次是两年前,那些照片我还留存着,似乎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冥冥之中一切又都在慢慢变化着,我在猫的天空之城寄了一张明信片,藏头诗是你的名字;
第二次是来参加复试,我怀着欣喜忐忑甚至还有种久违的说不清的情愫伫立在文综楼下,总觉得这大概是我最孤注一掷的决定了,那天的阳光很暖,脸庞温热;
第三次是毕业重游,终于去了一直想去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够去的地方,和身边最最亲近的人,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暴露了最真实的自己和最难以藏匿的坏脾气;
第四次就是开学报到,今天是我驻留在苏州的第31天,曾经这里是我憧憬的梦是我眼里的诗也是我够不着的远方,而现在,我在当初的远方眺望着更远的远方。
说实话,对于江南水乡我有一种近乎于执迷的偏爱与狂热,从中学时期起就一直沉醉于戴望舒式的雨巷,彳亍着,直到遇见那个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或者,仿志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是我来苏的第一印象。
我是个极其念旧的人,固执到只剩下记忆中的美好。
七里山塘是我不厌其烦也想要一遍再一遍随川流不息的人群随心里潜藏了许久的热闹一起重游的佳酿;留园的意义我始终捉摸不到,恰好这时阳光星星点点地碎在我的眼眸里折射出一道光;拙政园里穿汉服的姑娘,环佩叮当;斑驳的老城墙是个迟暮的美人,温柔地讲她曾经的过往;苏博的情怀文艺得可以滴出水来,环绕的河流日夜没了声息,奏一曲只有来人或者是归客才能听得懂的歌,往复回环。
置身于苏州中心就像是历经穿越剧的桥段,前一秒还是隔壁种花家的姑娘,后一秒就成了在都市里寻找光的漂泊异客,你看,千城一面一面千城,可我眼里的姑苏始终是属于我一人的温柔倔强。
我想要,把自己藏进大苏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黛,哪怕是做炳麟图书馆前的一只白鹭亦或者是穿梭于林荫的一头小奶猫都是幸福而满足的。
我想要,历经春日悠然夏日潇然秋日肃然冬日眷然,却还一如既往不改初 心,却还想要再回首心境依旧。
人的力量很奇怪,人的想法也一直在变,可是我只想在这俗世仅仅留存我哪怕一丝一毫的清高或者是孤芳自赏,也好。
这是我来苏州第一年的第一个月,在此期间我无数次回想起我在南京四年的大学生涯,可是人生啊,回忆终究敌不过滚滚而来的时光洪流,我们每一个人无一幸免,被裹挟而去,好在,有的人可以选择在哪里停下。
比如,在这里。
我很想听你们的故事,我们都在城中,可是此时的你能否知道未来的自己将身往何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