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初升
我写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就感觉很困难,有个公众号作者,每天写2篇文章,一篇论时事,一篇生活记趣,且都在数千字以上,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吸引读者无数。这就是我与他的差距,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不是我不勤奋,在天赋面前,勤奋显得有点苍白无力。这亦不是自轻自贱,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不去写,1000字的文章也不会变成现实,行动起来诚可贵。
分析他的公众号文章,题材十分广泛,不像我的文章视域狭窄,陶醉在自我世界里。在他的一篇文章里面,可以运用很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来佐证观点,然后又运用自己切身体会和数据来支撑丰富观点,让你不得不信服。
这个公众号作者,知识很渊博,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很强,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一句话说得好:“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巴菲特也曾经说过:要想彻底了解这个世界,有一个好办法:先把本领域的事情研究透,挖出其中的“底层逻辑”,只要你能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搞定其它领域的事。
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写作。不妨下一番功夫,把写作这件事情的“底层逻辑”搞清楚,有针对性的去查缺补漏,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写作的梦想是可能的。
写作背后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贵在有思想。写作是语言、情感和思想观念的表达,是作者对这个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及情感体验,作者需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是非的认知和独到见解的能力,既能够洞察社会秋毫,又能关心民间疾苦,而又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能够伸张正义、褒贬时弊。
第二,写作有定法。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才之能通,必须晓术”、“术有恒数”。也就是说,写作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无定法而有定法”、“文有大法,无定法”。需要写作者去学习,去研究,去遵循。掌握了这些写作技法规律,才能在行文中挥洒自如而又不逾矩。
第三,素质在涵养。写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价值观、知识存量、阅历、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修辞语法等。这一些都需要不断的有意识的去积累,要培养作者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能力、高超的文学艺术处置和鉴赏能力。这个涵养写作能力的过程比较漫长,需要持之以恒的下功夫。
除此之外,写作还需要不断练习几个基本功。一是阅读功。大量的阅读经典,阅读量不够,会制约作者的视野和眼光。多进行身心俱到的浸入式阅读,让身心融入阅读的作品,同书中人物同悲同喜同甘苦。二是练笔。持续不间断的练习写作,每天都坚持输出,哪怕只是几百字 ,应学会借鉴与仿写等。三是用心观察生活,练就敏锐的观察能力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2024年8月13日于水藝堂书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