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养育七项原则:
一、对宝宝作为一个主动发起者、探索者和自我学习者的基本信任。
二、为孩子建立一个能确保其人身安全,在认知方面富有挑战性并能滋养其情感的环境。
三、给宝宝不受打扰的玩耍时间。
四、给宝宝探索并与其他婴儿互动的自由。
五、让宝宝参与到照顾他们的所有活动中,以便让他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六、敏锐地观察宝宝,以便了解他或她的需要。
七、一致性以及明确的限制和期望,才能形成纪律。
除了RIE基本原则之外,养育法的支柱还有以下几个概念。
尊重。养育法告诉我们,要通过轻轻地抚摸宝宝,稳稳地抱着他,并慢慢移动来尊重他。通过做一件事情前告诉宝宝我们要做什么来表达我们的尊重。我们寻求与宝宝的眼神交流,但不强求,我们尊重他看向别处以及在需要时转向内心的意愿和需要。我们直接对着宝宝说话,并给他时间来领会我们所说的话。我们不试图转移他的情感,而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照料活动中,不会同时做别的事情,给他一心一意、全部的关注。我们也要尊重我们自己的需要。给宝宝树立一个榜样——不管我们的需要还是宝宝的需要都很重要。
真实。真实意味着真诚或事情的真相。让宝宝成为真实的自己,首先大人要放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坐下来观察,并真正看到当下的他,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会以昨天的方式做出反应。当你带着惊奇和好奇来到宝宝身边,他会经常让你惊喜,而你对他的了解也会加深。他将让你看到真实的他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不只是一个让人想抱抱想亲亲的小宝宝。
慢下来。尽最大努力做到不要匆忙,相反,要慢下来。这会帮助创造一种平静而安宁的感觉。这能让宝宝有机会来注意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参与进去。皮克勒医生将其描述为“带有仪式感的缓慢”。
描述和交流。你和宝宝通过非语言的方式,眼神、触摸、肢体语言、手势,互相传递很多信息。告诉宝宝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他正在经历的事情,不仅是对他的尊重,而且能帮助他理解他自己以及他的世界。用语言告知宝宝在感官上正在经历的事情,但用词不要太多。“毛巾是热的”。用语言确认宝宝的感受,当他难过时,要描述你所观察到的,但不要做假设或评判。“你哭的很厉害,我听到了”。用言语将孩子的情绪状态像镜子一样反射给他,会让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看见了,被理解了,并且能够给他提供安慰。尽最大的努力告诉宝宝即将要发生的事情。然后等待他的回应,并且动作要慢。要把你的感受诚实地告诉宝宝。“正是母亲对婴儿精神状态变化的时时刻刻的观察,以及她将观察到的变化先通过手势和行动,然后通过语言和玩耍将其表现出来,才是体贴和照料的核心。”
建立可预测性和惯例。婴儿喜欢一致性和惯例。简单的惯例使得一个婴儿有可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并因为他知道即将要发生的事感到很安逸。为了减轻潜在的扰乱并帮助宝宝应对,要尽最大的努力在变化即将发生或者发生以后告诉宝宝。
留出等候的时间。是指在告诉宝宝将要发生什么事之后留给宝宝的时间。尽管慢下来并告诉宝宝即将发生什么事固然关键,但给他时间来处理你说的话并让他做好准备。
无目的时间和有目的时间。陪伴孩子的高品质时间分为两类,无目的时间和有目的时间。在无目的时间,你没有计划要做的事情。全身心地陪伴孩子,随时出现在他身边。有目的时间,是确实要和宝宝一起做一些事情,是有目标和要做的事情的。和善而坚定地让他知道需要做什么事情的同时,要认可宝宝的观点,并邀请他合作。没必要死板不让步,更可取的是保持平静,并坚定果断地达到目标。
关注。给予宝宝部分时间100%的关注,比无时无刻关注宝宝但却三心二意要好的多。宝宝会从全神贯注的关注中获得益处。为宝宝的感情提供了“加油”的机会,让他能够在之后心满意足地一个人休息或不受干扰地玩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