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潇潇雨声话红楼
端午节前后宝黛钗关系的发展(八)——宝玉送黛玉的定情信物是什么?

端午节前后宝黛钗关系的发展(八)——宝玉送黛玉的定情信物是什么?

作者: 潇潇雨声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18:44 被阅读0次

上一篇我们讲到的宝玉挨打后黛玉哭肿了双眼,宝钗和袭人又做了什么呢?

宝钗来送棒疮药时问袭人宝玉为什么被打,袭人说出了薛蟠,宝玉怕宝钗多心,因此忙止住袭人说“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虽然在宝玉面前说了一番堂皇正大的话,但心里却真的怀疑是薛蟠,并且当晚就出了大观园回到家中,与母亲一起审讯哥哥薛蟠。

薛蟠虽然平时挺混账的,但这次真的不是他挑拨。气得薛蟠口无遮拦地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话看似犯浑,把宝钗气怔了,气哭了,但也不离正理。

宝钗走后来的是黛玉,黛玉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哭肿了双眼,对宝玉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没有说心疼,但心疼之意溢于言表。听说凤姐来了,怕凤姐笑她哭得像桃子一般的眼睛,又悄悄地从后门走了。

接下来有了袭人向王夫人的进谏,袭人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和“君子防未然”的道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赢得了王夫人的信任,袭人也因此获得了半公开的姨娘身份,可以说袭人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路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袭人在端午节后身份的晋升可以说是一件大事,作者以此来暗示宝、黛、钗关系的发展走向。因为"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晴雯、袭人与宝玉的关系其实就是黛玉、宝钗与宝玉关系的暗示。

端午节那天晴雯顶嘴,晴雯撕扇,晴雯赢得了宝玉内心的敬重,与此相互应的是,宝玉向黛玉诉肺腑,黛玉赢得的是宝玉的心。

端午节后,宝玉挨打,袭人向王夫人进谏告密,并赢得了王夫人的信任,袭人身份晋升,成为半公开的姨娘,与此相互应的必然是宝钗赢得金玉良缘的婚姻。

作者曹雪芹的这种写法是绝妙的,既有映衬,又有对比。晴雯与黛玉相映衬,袭人与宝钗相映衬,晴雯与袭人形成对比,黛玉与宝钗又形成对比。晴雯与黛玉是赢得了宝玉的心,袭人与宝钗是赢得了婚姻。

黛玉走后,宝玉心下记挂这黛玉,因此支走袭人,让晴雯给黛玉送去了两块旧手帕,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宝玉为什么要送手帕?只因他对心爱的人牵肠挂肚,担心她会继续哭,担心黛玉会依然不放心宝玉,他想找个人给黛玉带去一些安慰,让黛玉放心。谁能完成这个任务?袭人肯定是不行的,唯有仗义的晴雯担当此任。

宝玉原本只是让晴雯带一句话,就说他已经好了。可是大晚上的让人家跑去,白眉赤眼地就说这么一句没头脑的话,黛玉还会以为戏弄呢。

单纯的晴雯就提议,要么去取一件东西,或者送一件东西,去了也好搭讪呀。

宝玉就随手抓了自己用过的旧手帕让晴雯送去。

为啥要送旧手帕,而不是新手帕呢?晴雯不解其意,宝玉说黛玉看了自然明白。

送手帕,本身就有很深的意蕴,黛玉本身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她来人世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她流的每一滴眼泪都是为了报前世的恩。

宝玉送黛玉手帕,是为了安慰她,让她擦去眼泪。而旧手帕更比新手帕显得情深,旧手帕是宝玉用过的,还带有宝玉的体味、汗味,甚至上面可能也有宝玉的眼泪。

黛玉收到旧手帕果然领会了宝玉的心意,禁不住在手帕上写下《题帕三绝》的诗篇:

黛玉写《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题帕三绝》曲谱

这三首诗使得宝黛爱情再一次升华,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该是黛玉第一次比较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感情,使得宝黛爱情在诉肺腑之后更加明朗化。

这三首诗写尽了黛玉此时幸福、伤悲、忧虑交织在一起的心情。每一首写的都是黛玉的真情与眼泪。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写的是黛玉此刻悄悄留下的眼泪,眼泪为谁而流?好像无人能知,无人能懂,但是第三句陡然一转,写宝玉赠旧手帕之事,让黛玉知道了自己的眼泪宝玉全然知晓。并且深深地牵挂着她,这一份牵挂,令黛玉悲喜交集,感动万分!自己的眼泪并没有白流,是有人懂的。

有了宝玉的这一份真心关怀,她重新审视自己往日伤心流泪的情形,感到“他既如此,我却每每烦恼伤心,反觉可愧”。但转念又想到这份感情能否得到贾母、王夫人等长辈认同?

“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心中的这一层担忧,使她的眼泪还将继续抛洒下去。

所以第二首和第三首依然写的是黛玉的眼泪,抛珠滚玉般的眼泪依然在流淌,用美丽的七彩丝线也难以将这珠玉串起来。

第三首还用了湘江旧迹的典故,黛玉望着潇湘馆中的一片竹林,不由得触景生情,想到:当年被娥皇、女英的泪水染得斑斑点点的湘竹,上面的痕迹虽已模糊,但伤心人别有怀抱,其情怀仍千载如斯!这首诗将现实和传说交织在一起,表现出黛玉感慨、杂乱的心情。

这样的情节安排是有别于以往才子佳人小说的,宝黛之间的爱情信物并不是珠、玉、金等珍贵的东西,而是旧手帕,手帕对应的是作者开篇就交代过的"还泪说"。

在诉肺腑以及赠送旧手帕之后,作者也并没有安排宝玉和黛玉发生性关系,不像《西厢记》、《牡丹亭》那样,因信物做出风流之事来,而是让黛玉在爱情信物——手帕上题诗,使宝黛爱情走向精神的升华。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是在有意识地反套路,有意识地区别于以往才子佳人的小说,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往往与欲望混杂在一起。

曹雪芹要写的是爱情,完全不同于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他强调精神性,强调两人价值观的一致。可以说《红楼梦》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所提倡的东西至今对我们都具有启发意义。

理想的伴侣不正是与我们价值观一致、情投意合、精神契合的人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前后宝黛钗关系的发展(八)——宝玉送黛玉的定情信物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ce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