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听了《从前慢》,喜欢上了词,于是了解了1927年出生的木心。
刻意,在书店翻了木心的书来看。等女儿上美术课的两个小时,拜读了《童年随之而去》,那个聪明、倔强的男孩似乎已从书里走出来,站在了我面前;传统温良的木心母亲让我感悟良多,总是徐徐说话,不恼不怒。读得兴起,又趁热读了木心在莫干山上小住的情形,他描写在山上的清寂,夜晚老虎扒门,没让他害怕,最后老虎扒不开门只能掉头离开,却让他因要重新回归清寂感到失落;他描写山上下雪时的静,只有雪压断竹枝的声音…每一样竟都让我感同身受,似乎是把我从工作和生活中抽离了,也体验了这么段在山上悠闲清寂的时光。
第一次还没来得及买书,女儿下课了,匆匆离开。第二次来书店,又径自取来木心的书,这次读了《夏明珠》,读完后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对夏明珠惋惜、难过,亦有尊敬;感慨于木心母亲起初的为难和最后的仁义;也感慨于管家的负责和善良,以及那个时代的残酷…终于,买下了书。我要走进木心,这个人的经历让我着迷。
后来,又看了《芳芳》。书与影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前者会让人发挥想象,会让人注入自己心里的小美好。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我是好久没读了,这一次,通过《芳芳》,恋爱的甜蜜、痛苦以及微妙的进与退,我再次一一体会到了。木心这辈子没有婚姻、也没有子嗣,看似就这么形影单只的人生,但就这篇《芳芳》,我确信他曾拥有过爱情,拥有过爱情的悸动、甜蜜以及求而不得或无奈离去的苦楚。我想许是太多阴差阳错,许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许是对爱情太过完美的期待,让木心先生错过或者放弃了“许一人心,与子白头”的机会,最后孑然一身。
难得会心生如此多感慨,遇见木心,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