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为《史记》之首,由于年代久远,主要记述了史实,篇末“太史公曰”只作了个“小总结”,但寥寥数语却显现了司马迁实事求是、虚心严谨的治学与写作态度:“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其所表见皆不虚”,意思是说如果(自己)不是深思好学,率先明白其中的意思,是很难向那些学识浅薄的人说明白(《尚书》)内涵的。对此,阅《五帝本纪》之初便深有体会,比如舜,我对他的认识最初仅来源于传说,浅薄地认为他有些“愚孝”:对父亲和继母的多次谋害一味忍让,“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后反复深读,才悟出舜的退让不仅仅因为秉承孝道传统,还因为他心怀宽广,志在天下,不是睚眦必报之辈。何况舜虽然步步退避,却能通过“挖地道”等聪明手段让自己脱离危险,是一个集仁德与智慧于一身的人才。司马迁在后来的《陈杞世家》中重提舜,赞美他“舜之德可谓至矣!”抚卷自省,若自己阅读时仅满足于皮毛,恐怕也只能沦为为太史公口中那“浅见寡闻”的一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