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我给爸妈打了电话,父亲并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对于七十多岁的父亲来说,这样的“洋”节日,他是陌生的。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父亲在我的认知力,似乎总是站在妈妈身后的那一个。其实,父亲性格温和,也很少对我们姐弟发脾气,但我印象中还是和父亲有一点距离。这可能源于传统农村的养育文化。在北方农村,父亲和女儿的连接,是由妈妈自中间串起来的。我的印象中,没有父亲牵手、搂抱的记忆,他总是沉默地存在于我的世界,撑起家里的经济支柱。即使需要沟通,似乎也总是妈妈在中间传话,这种情况一直到我大学毕业。那时候,我似乎终于能以一个成年人的角色和父亲平等对话,父亲也开始在一些家里的所谓“大事”和我商量。
但也还是就事论事,所以,和父亲之间,还是有一点距离。比如,我和父亲就很少像和妈妈那样,有事无事地闲聊家长里短。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老了,而我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也和小时候不一样,甚至和年轻时也不一样了。尽管父亲还是沉默的,但是,拨开岁月的帷幕,父亲的形象开始慢慢清晰起来。
原来,父亲一直在。哪怕不说话,他早已成了我人生场合里最稳定、从不动摇的根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