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烧烤食品”属于垃圾食品,最好不要去吃,偶尔吃一点还是可以的。
可是,在古称为河东的运城市区人民南路,有一家名字叫做“河东陈记烧烤城”的地方,每天却人流如潮、一位难求,尤其是到了春夏秋天的晚上,更是如此。
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该烧烤城的三十年店庆活动。
走进这家烧烤城,其实也就是饭店,与别的饭店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有别的地方还真的不少。
首先是饭店的墙上,到处都是书画作品,俨然是走进了一个书画展览厅,尤其是刚刚装修一新的三楼,更是如此。
在三楼的一间房子里,还有一张书画案,案上纸墨笔砚应有尽有,专供喜欢自留笔墨的食客们“挥霍”。
而且老板把能够放桌子营业挣钱的地方,当做文化传播区域,宁愿不要“金钱”,而专要“文化”。
其次是可以扫码点餐,这是一些时髦的年轻人的最爱。更有令孩子们感兴趣的送餐机器人来送餐,可惜的是,我没有在此吃过饭,没有能亲自感受一下机器人的“贴身”服务。
也正是因为此原因,我专门留下了该烧烤城的订餐电话号码,有机会,一定要和朋友们及家人来这里“撮上一顿”。
最令其他饭店望尘莫及的是,在烧烤城的二楼上,专门设计了一个独立的平台,是专门供歌唱爱好者唱歌用的。
这个不大的舞台上,各种灯光照明设备齐备,音响效果也不错,看来是经过专业人员的专业指导,甚至是专业设计了。
在店庆活动现场,运城及临猗的多位蒲剧、眉户剧名家的演唱,效果非常的好,参加活动的人们真的是享受了一场戏剧盛宴。
就连我这个平时不怎么爱看戏听戏的“戏盲”,也能感觉韵味绵长、悠悠在耳。
此前,对这个烧烤城一无所知,经过冯老师的介绍,方对这座烧烤城及它的老板陈安球先生有了一些了解。
三十年前,陈先生两口子,从临猗来到运城,靠着一辆手推车,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运城市区的一隅,专卖烧烤和其他食品,每天为了能挣上几十元钱,而不辞劳苦、没黑没夜地干。
陈先生凭借着河东人的勤劳朴实,秉承着关乡人的诚信精神,宁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了食品行业的奇迹——成为河东大地,三晋范围,甚至是全国的烧烤行业的龙头老大。
目前,在这个有着四千平米的烧烤城内,每天都是人山人海,食客如潮。光饭店职工就有二百余人,由此可见该烧烤城的规模之大了。
陈先生谦虚地说,他自己没有文化,可是,他却结交了很多文化人,而且有些还是我们河东大地颇有名气的文化“大咖”。
自称没有文化的陈先生,却把饮食与文化挂上了钩,形成了“烧烤文化”。
为了用文化搭台,把烧烤饮食做到“高精尖”,陈先生经常邀请当地的文化名流莅临现场,给予指导和扶助,这才有了这样与众不同的“烧烤文化城”,或“文化烧烤城”。
有一件轶事,最能说明陈先生与文化人的“联姻”。
在陈先生的办公室墙上,有我们当地一名家的墨宝,我在此逗留时,听一位与陈先生很要好的朋友说,当时不是书法家在条幅上留下“陈安秋先生雅正”几个字的话,他早就把此“”据为己有”了。
也许是书法名家的无意之作,也或许是陈先生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事发生,专门让书法家朋友在此墨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才有了这段佳话。
我相信,在河东文化的不断熏陶下,陈先生的文化底蕴会越来越厚实,也许会从一名烧烤专家,而一跃成为文化名家。
我坚信,在儒家诚实守信文化的导引下,陈先生的烧烤生意会越来越好,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必将在河东大地成为烧烤行业的领头羊,餐饮文化的佼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