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学习内容
第二章《如何利用生理特点激发动力》
一、为什么打骂有效果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当打骂的痛苦大于写作业的痛苦时,两害相权取其轻,孩子自然会选择写作业。这时,打骂就起到作用有效果。
学习思考
1.你打骂过孩子吗?你认为有效果吗?
我曾经也打骂过孩子,当时确实起到了管用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先生单位开展乒乓球比赛的工会活动,我儿子呆在那里没人跟他玩,一生气就去干扰比赛,被我先生骂了一顿,孩子生气地把衣服脱下来砸在雨水地里跑了,结果被我先生狠狠地打了一顿。管住了孩子后,比赛也就正常进行了。
2. 你认为打骂孩子一直能用吗?
一直打骂孩子,他会产生免疫力,我们常说孩子皮了,就是不起作用了。所以是偶尔用用还可以,但是不能把打骂当成法宝。上面的事情,后来我跟孩子沟通后才知道,本来他爸爸答应陪他玩的,但是一比赛就没有场地了,他为爸爸骗他而生气,就去干扰别人比赛。他这是在泄愤。找到了原因,我就跟他说,爸爸说话不算话,爸爸应该道歉!孩子一听,我是跟他一伙的,就愿意跟我交流了。在爸爸道了歉后,我又跟他说,如果你跟别的小朋友在玩,有人不让你们好好玩,你是什么感受?孩子说会生气。我说那人家单位在比赛,你去干扰行吗?他小声说不行。我跟他说,本来是你跟爸爸的事情,搞得爸爸单位的叔叔阿姨把你看成没有礼貌的孩子,这样好不好?孩子摇头说不好,以后我会跟爸爸好好说,不去影响别人了。如果当时我也打骂一顿,也许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妈妈都不爱我了,心里的安全感大大下降,还可能会出更大的问题呢。
3.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好打骂孩子这个度?
当孩子的行为触碰了原则底线,也只能是偶尔用打骂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平时我们就要注意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有清晰的行为边界,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严格遵守,这样孩子触碰底线的机会和可能性就会很小了,用打骂来教育孩子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