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湘军为何人才辈出

作者: 歌斐木匠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0:52 被阅读4次

        我们先回顾一下湘军的杰出成就。

        湘军在与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军作战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当时他的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被史学界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亦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李鸿章之说。 湘军之所以如此出众,人才辈出,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宏观历史环境

        曾国藩创建湘军时期,属于清政府统治时期,该政府统治下的政权属于部族政权,中国政权从汉到明,都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属于“士人政权”,而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使用满洲人来代替读书人控制国家政权。国家的用人机制,也是偏向于满洲人,清代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权利全部都在皇帝手里。地方政府同样在各方面也偏袒满洲人,尤其在军队方面,满洲军队称为“八旗兵”,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下面的“露营”说是中国军队,但实际上是满洲人作为将领。这两种军队,饷是显分高下的。所以兵权基本上都是掌握在满洲人手里。基本上很少给地道的中国汉人以权力。清朝政府的考试制度,绝无意于把政权放开,考试选拔人才,只让汉人们尝到一点甜头,被评价为纯粹的愚人政策。所以整个清政府到了晚期,政治腐败,到乾隆时,满族官僚日愈放肆,民众得不到实惠,下层民众变乱不停,但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已消沉。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满洲清政府实在无力招架,不得不启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再造中兴。汉人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迸发的条件。曾国藩属于士人流派,亲自招募将领,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此时这些湘军将领从意识里具有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强烈斗志。他们的激情和才智都被激发出来。

第二,湘军的治军精神

        湘军首领曾国藩治军把选将作为第一要务,他说,“行军之道,择将为先。”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而把德放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他提出,“带勇之人,该求我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又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曾国藩认为,“忠义血性”的将领主要应从既受封建礼教熏陶又少官场恶习的儒生士子中去选择。

        同时湘军作为一个新生力量组织,有一套非常有效的人才激励体制。曾国藩择优亲授腰刀,举办隆重仪式,奖罚分明,纪律严明,非常厚道地对待战死的将士的家庭,除掉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一系列措施,给湘勇们极大的信心鼓舞,让他们对湘军事业有强烈的美好憧憬愿望,个个热烈渴望通过在湘军中的战斗,建功立业,获得荣誉,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使得整个军营形成一股个个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氛围。面对看似强大的敌人“太平天国”军,湘军虽然屡败屡战,但是不断吸取教训,发挥湖湘人“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精神,最终建立功业。曾国藩可以说是完全在战争中自学成材的,他以史为鉴、以战争为师,从多次失败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策、战阵之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建军标准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同时湘军不断发展壮大,有一个较长的稳定的发展阶段,使得湘军中优良品质得以影响和传承。

第三,个人的追求与修养。

        湘军领袖大都是儒生,学识渊博,关键是“正人先正己”,为人表率,并勤于家教。曾国藩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曾国藩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罗泽南文武兼修,积极入世,倡导实学以挽救王朝颓势。胡林翼称他“体用兼备,洵堪辅翼名教”。他又是湘军缔造人之一,其门下李续宾、曾国荃、蒋益澧等皆为湘军名将。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 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结语

        曾国藩作为湘军领袖,是湘军得以发展壮大和人才辈出的关键因素。 其实,曾老爷子其实是个宗教头目,把湘军打造成了一只宗教队伍,这个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还是不容小觑的!

相关文章

  • 命题作文:湘军为何人才辈出

    我们先回顾一下湘军的杰出成就。 湘军在与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军作战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 当代青年与那年青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人才辈出。但为何如今却是如此? 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 老干活动纪实(四)

    钟灵毓秀的道林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人物,不论文的武的,数不胜数,如湘军名将周达武及其后代朱剑...

  • 湘军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

  • 湘军

    咸丰二年八月,太平军围攻长沙,失败。年底,巡抚张亮基随即调令罗泽南、王錱率领一千零八个湘乡农民组成的勇团进驻长沙,...

  • 从湘军精神看制度设计为何重要?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从湘军精神的由来跟大家谈谈制度为什么重要。 曾国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群来自...

  • 【转】《湘军志》《湘军志平议》《湘军记》 版本述评

    来源:点滴拍卖 这三部书,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一、三书刊成缘起 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想让王闿运写一本反映湘...

  • 人才辈出的曹魏为何会被司马篡位?

    “众所周知,我国的儒家文化作为封建时代的统治文化长达2000多年,足见其对我国封建统治的影响力。而儒家文化的统治地...

  • 人才辈出

    文/加得plus 湖南是谁的家乡? 名人辈出的地方,一定有他历史的痕迹,但是可以查考历史背景。 我好像记住了代表人...

  • DAY30|曾国藩为什么执意杀掉金松龄?

    金松岭,湘军初创时期龄字营营官,货真价实的湘军高层,但却成为了湘军建立以来,第一个被开刀问斩的人,为什么? 原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命题作文:湘军为何人才辈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g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