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楷书
这5个知识点记住了,行书临帖还怕找不到技巧?

这5个知识点记住了,行书临帖还怕找不到技巧?

作者: 大山皮纸墨茹 | 来源:发表于2020-01-18 16:07 被阅读0次

1、学习行书以临摹《圣教序》为宜。

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如笔致遒润儒雅、字态俊丽秀逸、

气息中和怡淡等,其用笔内掖收敛,线条瘦硬劲挺,点画的组合、偏旁的揖让、牵丝映带、笔势字势等纯出自然。

通临时注意纠正线条拖沓纤弱,即骨不健、气不畅、墨不沉等通病。在通临的基础上

,就要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势及笔画的粗细对比、墨色变化(可参照兰亭墨迹)等方面,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关。要在背字型上下功夫,达到在创作作品时如囊中探物般的熟练程度。

一件作品水平的真正高低,甚至可以说书法的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往往取决于细微的一点点上,所谓“纤维向背,毫发死生”是也。

所以临写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包括笔画位置、粗细长短搭配、字形大小、墨色浓淡枯湿、笔画及字形的揖让、呼应关系等,

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不放过,以训练、提高自己的眼力。

有了《圣教序》的基础,学《兰亭序》就容易得多,并重点学章法、贯气及细微之处;

然后再学王之诸手札,学习王羲之怎样因字赋形、因情谋篇等等。

2、从某种意义上说临帖是临书者理解力和功力的总和。

临帖要坚持读、摹、临三结合,读以得其趣,通过读将范本中的点、画、构、势、结体等特点深深印入脑海中;

摹以得其形,字之神韵不能离开结构,在读的基础上就要专心致志于字迹中,记准各种字型;临以得其意,经上两步的努力,

这一步就会如鱼得水,再略参己意,发韧自己的积累,进入准创作。

3、对于“气”的贯通和“势”的生发的学习,当然与熟练程度有关,但关键是要有这个观念,无论是“读”、“临”或“创”,

有无这个观念是大不一样的,可从古今书论中找这方面的论述,仔细阅读体会。

4、黄庭坚行书笔势纵横,点画开张,虽是辐射式结构,但并不疏松;体势欹斜,但并不倾倒。

《松风阁诗卷》是其晚年代表作,以上特点都有充分体现。临写时需注意体察黄所追求的“笔中有物”的内涵之美,或曰“气韵”相胜。

5、学行书选择米芾《蜀素贴》起步还是比较高的。要临好此帖,首先要对米芾书法的总体特点有所了解,

牢牢把握住此帖的艺术特点,然后对其用笔、结构、章法及墨法等,

都要一一仔细研究,特别是用笔的特点更要细究、掌握、记熟、会用,改变自己的用笔习惯;对字型要背下来,

达到创作时能熟练运用的程度,切忌只临个大概。

米芾腕力充沛,笔锋诡异,笔致滋润华丽,非常讲究笔力和笔势。力倚势所生,势因力而彰,因此骨力遒婉,笔势酣畅。

喜欢记得给个关注哦

相关文章

  • 这5个知识点记住了,行书临帖还怕找不到技巧?

    1、学习行书以临摹《圣教序》为宜。 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如笔致遒润儒雅、字态俊丽秀逸、 气息中和怡淡等,其...

  • 行书 · 临帖

    译文(部分): 声之迭代 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 固崎锜而难便 苟达变而识次 犹开流而纳泉 如失机后会...

  • 2019-05-05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 一、关于正书的临写 1、喜欢大字可学颜体《勤礼碑》或魏碑,如《张猛龙》、《扬大眼》...

  •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

    1、喜欢大字可学颜体《勤礼碑》或魏碑,如《张猛龙》、《扬大眼》、《郑文公碑》等。 2、临习... ​​ 一、关于正...

  • 清凉一夏

    临帖赵孟頫行书。 还是只可远观啊。

  • 临帖日课

    下午继续临帖,楷书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和《北魏元倪墓志》,行书临《王铎书唐诗十八首》和米芾《方圆庵记》。...

  • 行书临帖经典

    行书学习,不可不临习《圣教序》。单字临习告一段落,现在整体临习,第一遍也已完成,开始临习第二遍。 在临习的时候,不...

  • 张昉行书欣赏

    行书如漫步,悠哉悠哉乎, 心手不相应,难有从容度。 临帖复临帖,放心复放手。 未技与小道,功夫不可偷。

  • 五月学字

    正楷临帖田英章 行书临帖吴玉生 【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七秀硬笔手写交流QQ群:549957923 免费分享日常练...

  • 书法 晨起一杯清茶

    练行书,须专心,须坚持临帖,心不能二用。临帖练字,是在做反反复复的事情,一定不急不躁,须耐得住寂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5个知识点记住了,行书临帖还怕找不到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gkzctx.html